李達康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來豆製品廠了。
如今的豆製品廠已經搬進新廠區了,新廠區建的是高階大氣上檔次,頗有一股現代化企業的味道。
水泥路一直通到豆製品廠的大門口,門口還擺放著一對石獅子。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現在豆製品廠裡的工人較多,所以廠裡建立了自己的保安部,原先在廠裡駐點的派出所的幾個人已經回去了。
門衛室的保安老遠就看到了一輛黑色桑塔納轎車朝著廠區駛過來,畢竟在這個年代,能開上桑塔納轎車的人非富即貴,想不引人注意都難。
不過保安也沒有過多在意,實在是現在來豆製品廠談生意的老闆很多,比桑塔納轎車還好的車他也見得多了。
保安正想上前問一下對方的來意,副駕駛位的車窗已經搖了下來,只見一張熟悉的臉龐映入眼簾。
“鄭主任,是你啊?”,保安熱情的打著招呼。
鄭世俊作為李達康的通訊員,李達康只要出去基本上都會帶上他,因此鄉里上上下下對鄭世俊都很熟悉。
更何況鄭世俊本身就是鄭家村的人,還是村支書鄭耀先的兒子。
保安雖然是別的村的人,但也是認識鄭世俊的。
“嗯,今天李書記來廠裡看看,廠裡的領導都在嗎?”,鄭世俊問道。
“在呢”,保安說著眼睛還瞅了瞅車後座。
“那好,把門開啟吧,我們進去看看”。
說完,保安連忙開啟了大門。
等車子開進去後,保安立刻跑回門衛室,撥通了廠裡辦公室的電話。
得知李達康來了,原本正在開會的幾個豆製品廠的領導,急忙跑下辦公樓準備迎接李達康。
現在豆製品廠的領導班子已經換了。
鄭耀先畢竟年紀大了,思維還是有侷限性,守成有餘,開拓不足,對市場瞭解欠缺。
現在豆製品廠的廠長也是鄭家村的人,名叫鄭紅旗,今年三十多歲,高中畢業後就去沿海打工,在一家外企做到了主管的職位,能力相當出眾。
鄭紅旗過年回來的時候,被官田鄉尤其是鄭家村的變化驚呆了。
得知豆製品廠正在招聘管理人員之後,他隱約感覺到這是一個機會,於是便毛遂自薦。
李達康親自與他交談了一番之後,發現此人頭腦確實比較靈活,尤其是對市場把握很準。
所以李達康便決定讓鄭紅旗擔任豆製品廠的廠長。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豆製品廠又不是國企,怎麼李達康還能決定豆製品廠的人事任命?
別忘了,雖然豆製品廠當初開辦的時候,村民的集資資金佔了廠裡股份的大頭,但村民都是散戶。
而官田鄉政府卻是豆製品廠的第一大股東,理論上,豆製品廠也可以叫做鄉辦企業。
所以,豆製品廠的人事任命由官田鄉政府決定也沒毛病。
豆製品廠的支部書記依然由鄭耀先兼任,不過他只負責廠裡的d務工作。
生產和行政方面的事情,如今由廠長鄭紅旗和幾個副廠長全權負責。
老少搭配,事半功倍。
……
李達康和鄭世俊走到豆製品廠的辦公樓前,鄭紅旗帶著廠裡的幾個管理人員早已在此等待。
鄭紅旗滿面笑容地迎了上來,緊緊握住李達康的手:“李書記,您來了”。
“嗯,有些日子沒來了,今天有空就過來看看”。
“怎麼樣,廠裡的情況還好吧?”。
“一切安好,上個星期又簽了一個外省的大單子,每個月從我們這訂購五十萬的產品”。
“如今廠裡每個月的淨利潤已經超過了一百萬,我們豆製品廠能有今天,全靠您的支援和幫助啊!”,鄭紅旗說道。
李達康拍了拍鄭紅旗的肩膀,笑道:“這也是你們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只不過搭了個橋。現在看著你們發展得這麼好,我也很高興”。
隨後,李達康在鄭紅旗的引導下來到了會議室,鄭紅旗詳細地向李達康彙報了豆製品廠近期的生產情況、市場拓展計劃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
李達康聽得認真,不時點頭,對豆製品廠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並鼓勵鄭紅旗要繼續保持這種勢頭,不斷開拓創新,把企業做大做強。
“李書記,我們最近正打算在產品的包裝上下功夫,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鄭世俊興奮地說,“另外,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