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與李文榮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達成了共識,隨後楊曉迅速撥通了高主任的電話。在電話裡,楊曉詳細說了他們的計劃和目的,並誠懇地徵求高主任的意見。高主任在聽完楊曉的陳述後,表示對他們的想法非常支援,並欣然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得到高主任的首肯後,楊曉與站在面前的那位中年男子一同踏上了前往堯上村的征程。這一路上,道路兩旁的風景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隨著車輛的前行而不斷變換著模樣。遠處青山連綿起伏,雲霧繚繞其間;近處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楊曉深知這次行程對於工作的重要性,於是他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熱情洋溢地向李文榮介紹起大壩鎮的相關情況。從歷史文化到風土人情,再到近年來的經濟發展狀況,楊曉都講得頭頭是道、繪聲繪色。不僅如此,他還特別提到了各個村莊種植稻穀的具體情況,包括品種、產量以及市場銷售等方面的資訊。
經過一段車程,終於抵達了目的地——堯上村。一進村口,楊曉便迫不及待地帶領著李文榮徑直奔向那片一望無際的稻田。放眼望去,滿眼都是金黃色的稻穗,它們彷彿一個個害羞的少女,低垂著頭顱,微風拂過,輕輕搖曳身姿,散發出陣陣迷人的稻香。此時正值秋收時節,田地裡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百姓們有的手持鐮刀彎腰割稻,有的則將割下的稻子整齊地碼放在一旁,大家幹勁十足,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楊曉信步走入田間,臉上掛著和藹可親的笑容,主動與正在勞作的村民們打起招呼來。他關切地詢問今年的收成怎麼樣,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需要幫助解決等等。村民們見到楊曉來了,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兒,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回答著她提出的問題。楊曉認真傾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不時地點點頭表示理解和認同。
與此同時,李文榮並沒有閒著。他沿著田埂緩緩前行,目光始終落在那些金黃的稻穗之上。只見他時而俯身撿起幾粒稻穀放在手心仔細端詳,時而用手指輕輕捻動穀粒感受其質地和溼度,心中默默地對這批稻穀的質量進行著評估。
隨後,楊曉與李文榮二人並肩而行,朝著那座承載著村民們希望與夢想的村委會緩緩走去。遠遠望去,只見村支書安陽正站在門口翹首以盼,顯然已經等待了許久。
待三人相見後,彼此寒暄幾句便相繼走進屋內。房間不大,但佈置得井井有條。三張木質椅子環繞著一張老舊的木桌擺放著,顯得格外質樸。
眾人紛紛落座,會議正式開始。首先由楊曉打破沉默,他清了清嗓子,有條不紊地說道:“安支書、李總,目前的市場行情想必大家都有所瞭解。由於今年氣候適宜,稻穀產量頗豐,但質量上乘的卻相對較少。我們大壩鎮一直以來對優質稻穀有著極高的要求,根據市場調研及過往經驗,我認為每斤稻穀的合理收購價應在[x]元左右。”
緊接著,李文榮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面帶微笑,誠懇地表示:“安書記,您放心,我們公司非常看重高品質的稻穀。只要貴村能夠提供符合標準的產品,我們不但會按照合理價格收購,還可以堯上村中心輻射到其他村,只要質量保障都是沒有問題的。同時我們也願意給出一些優惠條件,比如提前支付部分款項或者增加採購數量等,以此來確保咱們之間的長期穩定合作。”
聽完雙方的陳述,安陽沉思片刻,然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建議。就這樣,三個人你來我往,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著稻穀價格問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原本僵持不下的局面逐漸出現轉機。最終,經過反覆權衡利弊,三方總算達成了一致意見。
不知不覺間,已到了午飯時分。安陽熱情地邀請楊曉和李文榮前往自家共進午餐。一行人有說有笑地來到安陽家中,剛一進門,一股濃郁的飯菜香氣撲鼻而來。安陽的妻子滿臉笑容迎上前,親切地招呼著客人們入座。不一會兒功夫,餐桌上就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農家菜餚,有鮮嫩欲滴的青菜炒蘑菇、香味四溢的紅燒肉、金黃酥脆的炸魚塊等等,令人垂涎三尺。
楊曉看著滿桌豐盛的美食,不禁讚歎道:“這些可都是地道的鄉村美味,光是聞著味道就讓人食慾大動呢。”其他人聞言紛紛點頭附和,一時間歡聲笑語充斥著整個屋子。
大家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品嚐著可口的飯菜,一邊繼續暢聊著未來的發展規劃。話題從如何提高稻穀產量和質量,延伸到是否可以開展農家樂旅遊專案;從改善村裡基礎設施建設,談到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每個人都積極發言,各抒己見,氣氛融洽而又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