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市是陳默最熟悉的地方,在進入幻夢境前,他在這座城市長大。
與許多小說男主角一樣,陳默的原生家庭不能說不好,簡直是一團糟。
陳默的父親經常出入紅燈區,母親則是個十足的酒鬼,夜不歸宿是發生在雙方身上最基本的事情,儘管他們並沒有過多打罵陳默,但陳默也從未有過父愛與母愛。
對他們而言,似乎陳默只是一夜情的產物,儘管雙方透過正規手續領證結婚,但一年中見面的次數卻也屈指可數。
幸好,陳默的爺爺並他的父母那般不負責任,這位思維敏捷的大學教授主動承擔起了撫養陳默的責任,在他上大學前一直照顧著他的日常生活。
儘管是兩個社會廢人的產物,但陳默卻從小就展現出無與倫比學習的天賦,他是同齡人眼中的天才,老師眼中的香餑餑,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由於糟糕的家庭原因,陳默從小就表現得高度自閉,甚至患有嚴重的強迫症,經常因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感到焦慮,只有爺爺能讓他平靜下來。
陳默的爺爺叫陳秋,他經常在當地報紙刊登文章,在那段最黑暗的歲月裡,爺爺是陳默唯一的光。
陳秋會寫一種特殊的文字,它區別於人類社會所有文字,很久之後陳默才明白,那是拉萊耶語,
每當陳默看著他在紙上勾勒那些優美的字元時,焦躁的心就會變得平靜,然後陷入一場深深的睡眠,通常有十二個小時之久。
陳默本以為一切都會稀疏平常的度過,直到他考上大學,離開這座令人憎恨的城市時,異變驟起——
爺爺陳秋去世了,他的離去令人猝不及防,那是在秋日的某個凌晨,四點多鐘,被人發現時桌子上還有一篇準備發表的文章。
恐怕陳默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當時的心情——簡直絕望至極,比過去與未來的任何一刻都要絕望,甚至他在那時隱隱萌發出自殺的念頭。
陳秋的葬禮聲勢浩大,雖然陳默的父母甚至沒有出錢置辦一副棺槨,但陳秋的讀者們卻集體集資,將他風光大葬,
葬禮上陳默旁觀著一切,與痛苦流涕的人群格格不入,彷彿躺在棺材裡的不是自己的爺爺,而是一個陌生人。
回到家裡後,陳默第一次推開了爺爺的書房,陳秋生前三令五申不許陳默進入他的書房,但是現在他死了,所以那些規則都已不作數。
陳秋很有文化,他的書架擺放著大仲馬或是雨果的作品,桌子一塵不染,疊放整齊的手稿上滿是拉萊耶語。
那是陳默第一次瞭解到克蘇魯與幻夢境——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地方,它美好,瘋狂,是人類瑰麗的遐想,是所有未知神秘的天堂。
三個月後,陳默以幾乎滿分的成績考上了海濱市一中,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位百年難遇的天才十分好奇,然而陳默卻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克蘇魯與幻夢境上。
那時的他無比相信,只要能破解爺爺留下的手稿就能找到前往幻夢境的辦法。
於是陳默開始沒日沒夜的閱讀有關克蘇魯的典籍,破譯拉萊耶語字元,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時,他破天荒的沒有拿下第一名
老師開始關注陳默,他們以課外書籍的名義收走陳默手裡珍貴的典籍,但這無濟於事,因為他早已將一切爛熟於心。
兩年零五個月後,彼時的陳默早已不是光環滿身的天才學霸,而是老師眼裡恨鐵不成鋼的隕落天才,周圍的同學對他也由敬佩逐漸轉為鄙棄,甚至合起夥來排擠他,而對於手稿的破譯也在那年冬天達到了最後一步。
十七歲那年的冬天是海濱市有史以來最冷的幾個月,人們慵懶的宅在家裡,藉助現代工業的結晶對抗嚴寒,
而小區單元樓中,陳默只能倚靠隨時會熄滅的爐火,用凍僵的雙手割破手腕,以鮮血為墨,繪製下前往幻夢境的通道,
那是第一次嘗試,想要從表世界進入幻夢境就必須走下九階階梯,這意味著陳默必須擁有一場永不甦醒的長眠,他沒有做到,才走了四階左右他就醒了過來。
此後一年,陳默不停嘗試,他的堅持的時間越來越長,一直到高考前一天……
昏暗的爐火,發黃天花板,鮮血魔陣,永遠被窗簾鎖住的太陽,這是陳默對錶世界最後的印象。
一天後,表世界少了一名高中生,幻夢境多了一位調查員。
過往如洶湧的潮水進入腦海,周圍的場景同書頁般翻折,陳默閉上早已酸脹不堪的雙眼,隱約間,他彷彿感知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