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真定府到太原府,
在過平定州以後,便有兩條路。
一條是過壽陽,另一條則是經方山走山道。
李自成的謀士李巖斷定,張璟川的前軍必然會走方山山道,而不會去走壽陽道。
理由就是壽陽處在官道上,張璟川這邊的明軍擔心大順軍會提前拿下壽陽,如此便會被阻擋在壽陽,從而無法趕在大順軍之前拿下太原府。
所以,
李巖判斷,
鄭成功的一萬倭軍必然會走方山山道前往太原府。
此時的方山西段的山林內,
劉宗敏正站在山崖上用千里眼觀察著地形。
一旁的馬寶,嘴裡咬著狗尾巴草正看著手裡的地圖,皺眉道:“將軍,您說鄭成功真的會走方山道麼?”
劉宗敏沒有放下千里眼,開口道:
“軍師給的理由很合理,我要是他鄭成功,必然也會選擇方山山道。”
馬寶若有所思的搖了搖頭:“這鄭成功是燕國公張璟川的義子,也算熟悉軍事,他不會猜不到咱們在這裡設伏?”
“哼哼,”劉宗敏冷哼道:“相較於被擋在壽陽,走方山山道或許能比較快的抵達太原府。”
馬寶沒有說話。
劉宗敏放下千里眼,轉頭看向眼前這個只有十六歲的副將,咧嘴笑道:“你在擔心什麼?”
馬寶抿了抿乾癟的嘴唇,如實道:
“我只是擔心鄭成功不會走方山山道,而是會選擇走壽陽道。”
“為何?”
“我只是覺著,他張璟川並不著急拿下太原府。”
“什麼意思?”
“那張璟川擅於用兵,打法與關內的明軍有很大的區別。”
馬寶頓了頓,繼續道:“張璟川在遼東,擅用奇兵做迂迴穿插,一邊吸引清虜主力,一邊出奇兵迂迴穿插至清虜腹地,要麼攻城拔寨,要麼劫掠糧道。”
劉宗敏先是一愣,然後哈哈一笑道:“怪不得順王如此看重你,讓你到我身邊來做副將。”
劉宗敏轉過頭看向遠處的群山,皺眉道:“可軍師讓咱們在方山設伏,若咱們擅自去壽陽,一旦明軍順利透過方山抵達太原府,必會打亂順王的計劃。”
馬寶抱拳道:“將軍,給我五千精兵,我去守壽陽!”
劉宗敏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燕國公張璟川能夠在兩三年內平定遼東,迫使清虜稱臣,可見此人極擅用兵,而且還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聚集了十數萬兵馬。
這樣的能力,就是順王心裡也是頗為忌憚。
在得知張璟川揮師數萬南下後,李自成雖然表面上穩如老狗,但心底裡總還是擔心的。
這一點,也就只有劉宗敏這樣的心腹愛將才知道。
也正是如此,
他才明白李自成對待與張璟川的首戰極為重視。
哪怕知道鄭成功部只有一萬倭兵,李自成依舊讓劉宗敏帶來兩萬精兵來設伏,要的就是首戰必勝,
同時,
也能瞭解一下遼東兵馬的戰力如何。
劉宗敏沒有與倭兵交過手,不知道倭兵戰力如何,若被馬寶分走五千精銳,到時候萬一捉襟見肘,後果不堪設想。
見劉宗敏面露猶疑,馬寶皺眉道:“將軍,我只有三千精銳,死守壽陽兩日!”
猶豫片刻後,
劉宗敏頷首道:“行,若鄭成功部真從壽陽道過,我即刻派兵來增援你!”
……
方山道東段山道口。
鄭成功望著前方的岔路,陷入了思索。
宮本武藏策馬上前,凝神道:“左邊是壽陽道,右邊是方山道,你打算走哪邊?”
“你覺著呢?”
“真定府到太原府的距離,是汾州到太原府的兩倍,說不定賊寇已經佔據了壽陽,若咱們走壽陽道,僅憑咱們這一萬甲士,恐怕難以在短時間內拿下壽陽。”
“所以……你的意思是走方山道?”
宮本武藏點了點頭,眼眸中閃過一抹厲色,道:“賊寇或許會在方山山道設伏,總好過攻城。”
過了好一會兒,
宮本武藏見鄭成功怔怔出神,不由問道:“你在想什麼?”
鄭成功吐出一口氣,抿了抿嘴唇:“我是在想,如果是義父在這裡,會如何選擇?”
宮本武藏皺了皺眉,沒好氣道:“如果是你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