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門壞了,得從東城門進?
張若麒和馬科心生疑惑,不禁面面相覷。
若是南城門壞了,城牆上的守軍怎會張弓搭箭,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所以,
吳三桂是在撒謊!
可對方又為何要讓自己等人去東城門呢?
張若麒皺了皺眉,沉聲道:“既然吳三桂讓咱們去東城門,那咱們就去看看,看看他吳三桂到底打著什麼算盤!”
馬科點了點頭。
東城門這邊,
張璟川在孫文煥的三千餘兵馬的簇擁下,登上了東城門的門樓上。
東城門守備在得知孫文煥投效平虜侯府之後,也是心生嚮往,畢竟遼東那邊的情況,稍微有心去打聽一下,也能有個大致的瞭解。
畢竟,
在張璟川【獨樹一幟】的被動技能效果下,周圍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些影響。
何況,金州商會的商人和遼東那邊的錦衣衛,也都在不遺餘力的把遼東的繁榮景象傳播出去。
就像很多人說的一樣,
如果他張璟川混的不好,那一飯之恩可沒有幾個人能記住。
僅僅只是一飯之恩,並不能讓人家放棄現有的一切去跟隨你、投效你。
前提是你已經擁有了強悍的勢力,
一飯之恩,只是一個理由或是說辭而已。
畢竟,
背叛舊主,投效新主的名聲,傳揚出去也不好聽不是。
所以在得知來的是平虜侯爺時,東城門守備沒有任何的猶豫就把城門的控制權交了出去。
當然,
交出城門之前,也得爽朗的說那麼一句:“孫文煥,咱們是老鄉,平時也頗有交情,既然你都開口了,那我就聽你的,以後就跟著平虜侯了!”
在張璟川看來,
這無疑印證了一句話,
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正派是因為受到的引誘不夠。
人性,就如此,
是人就會逐利,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三千餘甲士,控制住城門之後,張璟川並沒有選擇出城,而是讓自己的護衛騎了一匹快馬出城朝北而去。
張璟川知道吳三桂不會殺自己,因為要殺的話,早就動手了。
但吳三桂的心裡是如何盤算的,張璟川就不知道了,
當然,
吳三桂如何盤算,對張璟川而言也沒有那麼重要。
至於山海關總兵帶著五千兵馬來錦州,應該也是奔著自己來的,其目的是什麼,他也懶得去猜。
反正,
既然現在控制了一座城門,
那就讓駐紮在錦州以北二十里外的吳國忠,帶著第一鎮兵馬進城就是了。
張璟川的目的很明確,
山海關以北,都是遼東的地盤,錦州、寧遠、廣寧這些重鎮,都必須拿回來。
所以,
不管你吳三桂打著什麼算盤,不管你馬科有什麼想法,我先讓自己的兵馬進城,掌握了主動權以後,心裡也就踏實了。
至於理由,
很簡單,
昨夜,本侯遭到刺殺,所以,本侯調兵進城護駕,不過分吧!
咱有理有據,
也就不怕外人說三道四。
半個時辰後,
東南方向煙塵滾滾。
張璟川和孫文煥用千里眼望去,一支數千人的兵馬正朝著城門這邊疾行而來,
看旗號,是山海關的兵馬。
關城門,城牆上的甲兵也做好了迎敵的準備。
馬科和張若麒帶著兵馬在距離東城門兩百步外停下,張若麒一眼就看到了城牆上的張璟川,心中一喜。
張若麒交代了馬科幾句後,隻身策馬上前。
在城牆下,朗聲喊道:“淮安,是我,我帶著山海關五千精兵前來護駕了!”
張若麒,曾經是張璟川上司的上司的上司,對張璟川多少有些提攜之恩,雖說張璟川現在已經貴為侯爺,但在這個時候稱對方的字,也算是拉近彼此距離的一個方式。
而且,
張若麒身為監軍,也算是欽差大臣,代表的是朝廷,不論官職品級的話,兩人的身份也還算平等,
所以直接稱對方的字,也是合理的。
來護駕的?
張璟川一愣,然後看向身旁的孫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