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薊遼總督,竟然想挖手下人的牆角?
幾位總兵瞬間揶揄了起來,皆把目光看向了神情緊張的吳三桂身上。
“總督大人,”吳三桂焦急道:“您這不是挖我的牆角麼。”
洪承疇只是笑了笑,沒有搭理吳三桂,而是看向了張璟川,開口道:“你可願意?”
“這……”張璟川故作猶豫,他是在等吳三桂向自己表態。
其實,不管是跟著吳三桂還是洪承疇,對於張璟川而言都一樣,他在乎的是誰能給予他更有價值的東西。
在軍中,要麼給職位兵馬,要麼給金銀錢糧,要想組建自己的勢力,這兩者缺一不可,就看吳三桂和洪承疇拿出的東西,哪個最誘人了。
吳三桂心中焦急,趕緊移步到張璟川的身邊,背對著洪承疇等幾位總兵,壓低聲音道:“你本來就是我的人,此番又立了大功,回去之後便擢升你為百總!”
百總?
張璟川心頭一凜,按照明軍的編制,
十人為一隊,設隊長;
三隊為一旗,設旗總;
三旗為一司,設百總。
吳三桂為了拉攏自己,竟然給自己連升兩級,倒也算闊氣。
不過,百總也好,旗總也罷。
說起來都只是一個軍職,真正核心的是這個軍職之下統馭的兵馬質量如何,若是麾下都是一群老弱病殘,就是給他一個遊擊將軍又有何用!
他真正想要的是身後這幫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
他們曾經一起扛過鋤頭,一起種過地,吃在一個鍋裡,喝在一個缸裡,與他們有關的記憶已經刻在骨子裡了。
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百總,大機率是要從身後這幫弟兄裡選出百人,而剩下的則會被分配到其他司去。
張璟川心裡很清楚,他們這些衛所的屯兵到了戰場上,那就是被當做炮灰去用的,就如同他們所處的先鋒營。
他轉過頭,看向自己這幫兄弟,這剩下的百號人,也都看向了張璟川。
他們的目光中帶著欣喜和炙熱,因為他們打了勝仗,他們渴望得到獎賞,哪怕賞他們一頓肉,一頓酒呢。
可是,
他們並不知道,一場勝利改變不了他們作為炮灰的命運。
真正能改變命運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張璟川。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三千人的先鋒營,現在只剩下百人,最後獲利的就只有張璟川一人。
而對於像洪承疇和吳三桂這些身處高位的將領,他們只需用一封奏報,便可將這兩三千人的犧牲換做上位的臺階,換成金銀財寶,甚至拜將封侯。
張璟川朝他們微微一笑,李大牛等人見張璟川笑了,他們也跟著一起笑著。
當張璟川回過頭來時,他已經做出了決定,哪怕這個決定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變數。
張璟川看向身旁的吳三桂,正色道:“我還有一個要求。”
“你說。”吳三桂皺眉道。
張璟川深吸一口氣後,淡淡道:“我身後這幫弟兄,把他們都交給我。”
吳三桂先是一愣,接著回頭望去,眼裡滿是驚訝:“這……這可是百人!”
除去傷殘和一些老弱,怎麼都有個三百人左右,若是都由張璟川率領,那也別什麼百總了,直接升他為把總得了。(三司為一曲,設把總,秩比正七品,配親衛侍從數十人,麾下戰兵差不多有四百人)
見吳三桂面露難色,張璟川也知道自己提的要求的確有些過分,但若不如此,他又如何能護住這幫弟兄。
雖說自己也有可能被當做炮灰,但他至少會去珍惜他們的性命,讓他們不做無謂的犧牲。
念及於此,張璟川心中一橫,壓低聲音道:“以後,有硬仗我來打,有堅城我來攻!”
吳三桂用凌厲的眼神審視著張璟川,片刻後,點頭道:“好,希望你說到做到!”
見吳三桂和張璟川一陣竊竊私語,洪承疇等人也不惱,就這麼一臉笑意的看著,頗像是在看戲。
“考慮好了麼?”洪承疇發問道。
張璟川看了吳三桂一眼後,面朝洪承疇躬身一拜:“回總督大人的話,小人初立小功不敢忘形,還請總督大人允小人繼續在我家總兵大人麾下做事。”
洪承疇對張璟川的決定並不意外,只是瞥了吳三桂一眼,調轉馬頭,朗聲道:“回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