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
朱由檢的指尖摸索著田弘遇呈上來的摺子,緊皺的眉頭一直沒有撫平過。
遼東大捷,
的確算得上是一桌美味佳餚。
但朱由檢卻是沒有胃口。
田弘遇看了一眼默不作聲的陳新甲和王德化,開口道:
“陛下,皇太極麾下有七成的兵力都回撤了,以平虜侯的能力,接下來,戰事應該就快了。”
這時,
內閣首輔周延儒開口問道:“山海關那邊不是還有多爾袞的兩三萬兵馬麼?”
田弘遇皺了皺眉,
因為他隱約覺得朝堂上的風向有些耐人尋味。
果然,
周延儒的話剛說完,一旁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便開口道:“首輔大人提醒的是。”
說著,
陳新甲朝龍椅上的朱由檢恭聲道:
“陛下,既然平虜侯的大軍被清軍牽制在了遼東關島,那山海關那邊的則需遣一位良將以應付多爾袞的兩三萬清軍。”
朱由檢看了田弘遇一眼,然後對陳新甲問道:
“陳新甲,你是兵部尚書,心中可有人選?”
“寧遠總兵吳三桂,有勇有謀,對陛下忠心耿耿,可擔此任!”陳新甲開口道。
“也好,”朱由檢同意道:“那就提銜吳三桂為提督,駐防在山海關內的兵馬皆由其節制。”
此時的田弘遇,內心一陣冷笑。
陛下和周延儒、陳新甲三人這是故意在自己面前演這麼一出呢。
剛好藉著多爾袞的這支兵馬,把吳三桂提攜上來。
兩個目的,
一個是在山海關抵禦多爾袞,另一個就是在多爾袞撤退之後,吳三桂可以第一時間領兵出關。
以便重新將關寧錦之地給收回來,
這樣一來,遼東的主動權將掌握在朝廷的手裡。
清軍與侯爺交戰,朝廷可以坐收漁利;
若侯爺趁勢做大,朝廷也不是不可以與清人聯手對付侯爺。
呵呵,
清虜未滅,朝廷對侯爺的猜忌已經到了這般地步,竟開始提前佈局了。
不行,
此事得趕緊傳回復州衛,得讓侯爺早做應對。
朱由檢沉吟道:“前陣子,江南運來了一批糧谷和賦銀,留下一半,剩下的都給吳三桂送去。
有了錢糧,吳三桂也能盡心為朕辦事!”
……喲喲喲喲,朝廷不是籌措不到糧餉麼,現在要提拔吳三桂,就什麼都有了!?
田弘遇腹誹道。
長達一個時辰的朝會,主題是遼東大捷。
但整個朝會所議論的話題都是與吳三桂有關,至於對平虜侯的誇獎和賞賜,更是一句都沒有。
放在以前,
田弘遇還沒覺得有什麼奇怪。
但現在,
徹底傍上平虜侯這棵大樹,開始為其爭利之後,他才覺得陛下和朝廷有多麼的可笑。
“陛下!”
田弘遇走到中間,朝著龍椅上的朱由檢,朗聲道:
“臣有事啟奏!”
隨即,
朱由檢和一眾大臣的目光,盡皆看向了田弘遇。
朱由檢和周延儒的內心卻是一陣冷笑,
怎麼?
剛要提拔吳三桂,你田弘遇就坐不住了?
就準備為你的主子說話了?
“說!”朱由檢冷聲道。
“啟奏陛下,臣在回京的路上,聽到一個訊息,雖沒有法子證實,但事關我大明,臣不知該不該說。”
“但說無妨!”
“平虜侯,似乎已經得到了高麗王的全力支援,解決了部分糧餉輜重。”
朱由檢冷哼道:“此事朕已經聽說了,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隨他去吧。”
“那平虜侯出兵倭國,迫使德川幕府臣服的訊息,想來陛下也知曉了?”
“什麼!”朱由檢驚呼道。
除了朱由檢以外,殿內的朝臣皆是一片譁然。
兵部尚書陳新甲和司禮監王德化更是瞠目結舌,呆愣在原地。
高麗本就是大明的藩國,
被清虜迫降之後,大明與高麗之間的宗藩關係也就隨之破裂了。
至於高麗暗中資助張璟川一事,朱由檢是知道的,
因為之前,高麗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