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三月。
張璟川率軍攻佔金州衛後,如今的金州衛已經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兵營,同時也是一座大工地。
效率,一直是張璟川所秉持的發展態度。
一件可能在別人眼裡需要仔細斟酌,慢慢思量,細細考慮的大事兒,
可在張璟川這裡,就能直接拍板定方案。
若是涉及到的東西太多,
無非是私下裡叫徐敷奏、李大牛、吳國忠、施琅、田大海過來開個小會,讓大家各自發表個意見。
再由張璟川定個調調,做一個總結,提出一個方向。
大家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最後擼起袖子加油幹。
金州衛不同於東海堡那個屁大點的地方,張璟川在這裡,可以說是天高皇帝遠,幾乎掌管著金州衛所有的生殺大權,
就是說張璟川是金州衛的土皇帝,也不為過。
如果說東海堡是張璟川初期的立身之地,那金州衛便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在。
所以開春以後,
和時不時颳風下雪的天氣相對立的,是熱火朝天的大工地。
金州城的擴建和改造,自然是刻不容緩,也是最先定下的施工計劃。
因為你不知道清軍什麼時候會出現,會來多少兵馬,只有金州城自身的固若金湯,才能讓大家心裡有安全感。
……
“大花轎啊,嘿喲嘿!”
“哥哥抬啊,嘿喲嘿!”
“嫁富戶啊,嘿喲嘿!”
“沒人再給哥哥暖被窩啊,嘿喲嘿!”
城樓上,
張璟川一身錦衣,雙手扶在牆垛上,一邊曬著太陽,一邊看著城內熱火朝天的搞著建設。
吳國忠帶著一眾兵馬去小黑山駐防了;施琅要負責軍港的擴建,還有六千水師的操練。
徐敷奏留在金州城繼續充當大管家,負責建設“鑄造局”,將繳獲來的清軍兵器甲冑回爐鍛造,按照明軍制式鋼刀和甲冑重新鑄造。
同時,開春之後的農具需求量也是極大的,可謂是任務重時間緊。
與此同時,鄭芝龍從荷蘭東印度公司請來的火炮專家范佩西,負責“火器局”的建設以及火炮、火銃的研發。
有時候,
你不得不佩服一些西洋人的“唯利是圖”。
只要能付出足夠的薪酬,他們都會不遠萬里的過來給你打工,也不管當地是不是戰亂,生活是否艱苦。
當然了,
要說唯利是圖,那還得是商人。
商人的嗅覺,一直都是比較靈敏的,特別是對於金錢的味道,更是極為敏感。
在得知張璟川攻佔金州衛之後,以蘇家和周家為代表的江南各商幫紛紛派了代表帶著銀子帶著人,隨船北上。
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在金州衛設立分號,以方便他們能夠在金州衛獲取遼東的高價值商品;
同時,也方便他們把大明的商品,銷往遼東、高麗、倭國。
這種為了發財而不惜一切的精神,就是張璟川也不得不佩服他們。
經過了解,
這些商號之所以願意隨船北上,其實是看到蘇家和周家因為這檔子生意賺得盆滿缽滿,打聽之下才知道是在跟張璟川做生意。
於是乎,這些商號費了不少勁兒,終於找到了李大牛,說明情況後,李大牛自然是來者不拒。
畢竟人家是帶著人和銀子,主動找上門來做生意的,哪有拒絕的道理。
這些年大明對內對外的戰爭,已經教會了他們一件事,
這個世上最好發的財就是……國難財。
炮火一響,黃金萬兩。
“大人,江南商號的代表都到齊了。”李大牛恭聲道。
張璟川轉過身,看向這個一早就跟隨自己的人,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這一路辛苦你了。”
“大人言重了,”李大牛咧嘴一笑道:“能跟隨大人,是我的榮幸。”
張璟川之所以召集這些北上的商號代表來城門樓議事,就是為了一次性解決海上貿易的諸多瑣事。
畢竟,張璟川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對什麼事都是親力親為。
既然這些商號有意願在金州衛開設分號,那很多事情就方便了,至少從清地劫掠來的貨物可以直接分銷給這些商號。
高麗和倭國的商人也可以乘船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