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李德昌果然如柏宇軒所料,支支吾吾,難以自圓其說。
柏宇軒早已掌握了他貪汙受賄、陽奉陰違的鐵證,當即便在大殿之上將其革職查辦,並下令徹查其黨羽。
李德昌臉色慘白,癱軟在地,悔之晚矣。
這只是第一步,殺雞儆猴。
接下來,柏宇軒雷厲風行,親自前往幾個陽奉陰違嚴重的地區“微服私訪”。
他喬裝打扮,深入民間,體察民情,暗中收集證據。
這些地方官員做夢也想不到,攝政王會突然出現在他們治下。
他們依舊我行我素,欺上瞞下,甚至還在私底下嘲笑柏宇軒的新政不過是紙上談兵。
然而,當柏宇軒帶著鐵證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如同見了鬼魅一般。
在鐵一般的證據面前,這些官員再也無法狡辯,只得俯首認罪。
柏宇軒毫不留情,將他們一一革職查辦,並立刻任命新的官員接替他們的職位。
新上任的官員深知柏宇軒的行事風格,自然不敢怠慢,紛紛積極推行新政。
訊息傳開,各地官員無不凜然,再也不敢陽奉陰違,新政得以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開來。
回到京城後,柏宇軒並沒有放鬆警惕。
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他在書房中與南詩雅商議著接下來的計劃,南詩雅一襲紅衣,慵懶地倚在軟榻上,手裡把玩著一枚玉佩,眼波流轉間,盡是聰慧狡黠。
“下一步,該敲打敲打那些鄰國了……”她漫不經心地說道。
柏宇軒點了點頭,目光深邃,望著窗外漸漸西沉的落日,喃喃道:“是啊,該讓他們知道,大梁,可不是好惹的……”
突然,一個暗衛急匆匆地進來,單膝跪地:“王爺,邊關急報!”
暗衛呈上邊關急報,柏宇軒快速瀏覽,臉色驟然陰沉。
南詩雅見狀,也收起了慵懶的神情,走到他身旁,一同檢視。
信上所言,北狄趁著大梁新政推行之際,頻頻在邊境挑釁,燒殺搶掠,擾民滋事,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看來,他們是想趁火打劫。”南詩雅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他們打錯了算盤。”柏宇軒將手中的信箋捏成一團,眼中精光閃爍,“新政初成,正需一場對外戰爭來震懾宵小,穩定民心。”他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眾將之中,不乏主戰派,一聽北狄來犯,紛紛請纓出戰,叫囂著要給北狄一個教訓。
柏宇軒卻並未立刻下令出兵,而是冷靜地分析局勢,制定戰略。
他派遣心腹愛將岳飛揚率領一支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趕往邊關,同時,又派出使臣前往與北狄交好的西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並暗示若西戎不約束北狄,大梁將不排除與其斷交的可能。
西戎本就忌憚大梁日益強盛的國力,如今見大梁新政推行順利,更是心生畏懼。
他們不願為了北狄而得罪大梁,於是立刻派人前往北狄,勸說他們停止挑釁。
北狄原本以為大梁內政動盪,無力對外用兵,卻沒想到大梁反應如此迅速,而且還使出了外交手段,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北狄王庭,氣氛凝重。
“大梁攝政王,果然名不虛傳……”北狄可汗面色陰沉,重重地將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傳令下去,大軍集結!”
一個斥候慌慌張張地跑進王庭:“報!大梁……大梁……”
斥候上氣不接下氣,“大梁大軍……已經兵臨城下!”北狄可汗大驚失色,他沒想到大梁的反應如此神速,大軍竟然已經到了城下!
他急忙下令迎戰,然而,為時已晚。
岳飛揚率領的大梁精銳騎兵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北狄軍隊倉促應戰,節節敗退。
岳飛揚按照柏宇軒的指示,採用靈活的戰術,先佯裝敗退,引誘敵軍深入,然後突然從兩側包抄,將敵軍分割包圍。
戰場上殺聲震天,鼓角齊鳴,大梁士兵奮勇殺敵,北狄軍隊陣腳大亂,死傷慘重。
北狄可汗眼見大勢已去,只得率領殘兵敗將狼狽逃竄。
岳飛揚並未乘勝追擊,而是按照柏宇軒的命令,收兵回營,固守邊關。
京城,柏宇軒正在書房批閱奏摺,連日來的操勞讓他感到有些疲憊。
南詩雅端著精心準備的美食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