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正是先前在朝堂上公開反對柏宇軒的那位。
“皇上,老臣以為,柏大人此舉,實乃動搖國之根本!試點地區一時繁榮,不過是飲鴆止渴,長久以往,必將禍國殃民!”
“哦?何以見得?”皇帝不動聲色地問道。
老臣頓時來了精神,滔滔不絕地列舉了一系列所謂的“弊端”,從國庫收入減少,到士農工商等級秩序被打亂,再到人心不穩,幾乎將所有能想到的罪名都安在了柏宇軒頭上。
其他保守派官員也紛紛附和,一時間,金鑾殿上如同炸開了鍋。
,!
柏宇軒靜靜地聽著,嘴角噙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
待眾人說完,他才緩緩開口:“諸位大人所言,柏某並非不知。但諸位可曾想過,為何國庫收入會減少?為何士農工商的等級秩序會被打破?為何人心會不穩?”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一張張或驚愕、或憤怒、或疑惑的臉,“因為我大燕的制度,已經落後於時代了!”
他從懷中掏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奏摺,高聲念道:“以西域小國為例,該國鼓勵商業,商稅雖低,卻因商業繁榮,國庫收入反而比我大燕高出數倍!其國不分士農工商,人人皆可讀書識字,人才輩出,國力強盛……”
他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將現代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的理念融入其中,將保守派官員們的攻擊一一化解。
那些原本站在保守派一邊的官員,也開始動搖起來。
下朝後,柏宇軒回到府中,南詩雅已備好香茗等候。
她溫柔地為他揉捏肩膀,輕聲問道:“今日朝堂之上,辛苦你了。”
柏宇軒握住她的手,感受著她掌心的溫度,疲憊的身心得到一絲慰藉。
“不辛苦,一切都在計劃之中。”他看著南詩雅,眼中閃過一絲深意,“只是……”他停頓了一下,“有些事情,也該有個了斷了。”
柏宇軒沒有對那些依舊頑固的保守派官員趕盡殺絕,反而出人意料地向他們發出了邀請,邀請他們親自前往試點地區參觀。
這一舉動讓朝野上下都感到震驚,就連南詩雅也有些不解地問他:“你就不怕他們從中作梗嗎?”柏宇軒只是笑了笑,意味深長地說道:“讓他們親眼看看也好,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保守派官員們雖然心存疑慮,但也不好拒絕皇帝的旨意,只得硬著頭皮前往試點地區。
一路上,他們都在盤算著如何找出改革的弊端,好在朝堂上攻擊柏宇軒。
然而,當他們真正踏入試點地區,看到熙熙攘攘的街道,聽到商販們爽朗的笑聲,看到百姓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他們之前的成見開始動搖。
曾經破敗不堪的小縣城,如今煥發出勃勃生機,商鋪林立,百姓安居樂業,這讓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柏宇軒的改革方案。
回到京城後,一些官員的態度明顯軟化,甚至開始公開支援柏宇軒的改革。
這無疑給了柏宇軒極大的鼓舞,也讓他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穩固。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那些頑固的保守派官員雖然表面上偃旗息鼓,暗地裡卻更加積極地活動起來。
他們秘密聚會,商討對策,陰冷的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火藥味。
“柏宇軒一日不除,我等永無寧日!”一位官員咬牙切齒地說道。
“不錯!他這是要將我大燕的根基都給毀了!”另一位官員附和道。
“我們必須想辦法阻止他!”
一番商議之後,他們決定採取更陰險的策略——賄賂柏宇軒身邊的人。
他們深知,柏宇軒雖然聰明睿智,但身邊總有一些人經不起誘惑。
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就能將柏宇軒拉下馬。
深夜,柏府書房內,柏宇軒正在燈下批閱公文。
突然,一陣輕微的敲門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進來。”
一個身影閃了進來,手裡拿著一封信,恭敬地遞給柏宇軒:“大人,這是有人託我交給您的。”
柏宇軒接過信,看了一眼信封上的字跡,眉頭微微皺起。
他拆開信封,取出信紙,藉著燈光細細讀了起來。
信上的內容讓他臉色驟變,猛地站起身來,手中的信紙也隨之飄落在地。
“大人,您怎麼了?”來人見狀,連忙問道。
柏宇軒沒有回答,只是死死地盯著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