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清了孫縣令的餘孽,柏宇軒馬不停蹄地著手重建糧倉儲備。
本以為抄沒了錢糧商的囤糧,再加上秋收在即,糧庫很快就能充盈起來。
誰知,一道無形的牆卻阻礙了他的計劃。
謠言,如同秋風中的野草,在百姓間蔓延開來。
有人說,官府收繳的糧食是被詛咒的,吃了會生病;也有人說,新來的縣令比之前的更貪,表面上收糧,實際上是想把糧食都據為己有。
這些謠言,雖然荒誕不經,卻在人心惶惶之際,紮下了根。
李老農搓著佈滿老繭的雙手,站在糧庫門口猶豫不決。
他家今年收成不錯,本想賣掉一部分糧食換些錢補貼家用,可現在……
他看看糧庫大門,又看看周圍竊竊私語的鄉親,最終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轉身離去。
像李老農這樣的百姓不在少數,糧庫門口冷冷清清,與柏宇軒預想的門庭若市截然相反。
柏宇軒親自來到糧庫門口,試圖說服百姓。
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甚至拿出官府的告示,保證以高於市價的價格收購糧食。
然而,百姓們只是看著他,眼神中充滿了懷疑和不信任。
“柏大人,我們不是不信您,只是……這謠言傳得沸沸揚揚,我們也怕啊!”一個膽大的村民壯著膽子說道。
柏宇軒心中焦急 他揉了揉隱隱作痛的太陽穴,卻發現一向足智多謀的南詩雅,今天卻異常沉默。
“詩雅,你怎麼看?”柏宇軒問道。
南詩雅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眼神飄忽不定,似乎有什麼心事。
她緩緩開口,“老爺,或許……我們忽略了什麼……” 她的聲音很輕,卻讓柏宇軒心中一沉。
南詩雅的舉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她徑直走到糧庫門口,吩咐身後的侍女將帶來的幾袋糧食搬了下來。
“各位鄉親,”她聲音清脆,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知道大家心中有疑慮,但請相信柏大人,也請相信我。”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一張張疑惑的臉龐,“我南詩雅,今日便將自家餘糧存入糧庫,與大家共進退!” 說罷,她親自將一袋糧食扛到肩上,走向糧庫。
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柏宇軒更是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他從未見過南詩雅如此果斷決絕的一面,心中既感動又震撼。
南詩雅將糧食交到糧庫管理員手中,轉身對柏宇軒嫣然一笑,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支援,那抹笑容如同冬日暖陽,瞬間驅散了柏宇軒心中的陰霾,一股力量從心底湧了上來。
百姓們見狀,議論紛紛,原本的不信任也開始動搖。
有人小聲嘀咕:“連南家都把糧食存進去了,看來應該沒事吧……” 也有人還在觀望,遲遲不敢上前。
就在這時,南詩雅再次開口了, “我知道,單憑我一人之力,難以消除大家的疑慮。但我相信,柏大人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 她意味深長地看了柏宇軒一眼,“有些事情,藏得再深,終究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南詩雅的話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柏宇軒心中一動,他明白南詩雅話中有話,她一定發現了什麼蛛絲馬跡。
他立刻召集衙役,前往已被查抄的錢糧商家中,進行地毯式搜查。
果不其然,在一處隱蔽的地窖裡,他們發現了一本暗賬。
賬本上,詳細記錄了錢糧商勾結官員、囤積居奇、散播謠言的種種罪行,甚至還有一些官員的姓名和受賄金額。
更重要的是,賬本上還記載了一份名單,上面赫然寫著幾個名字,正是那些散播謠言,煽動百姓情緒的“帶頭大哥”。
柏宇軒按圖索驥,迅速將這些人抓捕歸案。
在鐵證面前,這些人不得不低頭認罪,供出了幕後主使。
原來,錢糧商雖然被懲處,但他的黨羽並未完全清除,他們暗中操控,企圖破壞柏宇軒的糧庫補充計劃,以此報復。
隨著真相大白,百姓們心中的疑慮也逐漸消散。
柏宇軒又召集了地方上德高望重的老者,向他們詳細解釋了糧庫的情況和自己的計劃。
他真誠的態度和務實的舉措,打動了這些老者,他們紛紛表示願意支援柏宇軒的工作,並主動站出來,向百姓們解釋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有了這些長者的支援,百姓們終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