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軒一行人抵達京城,街道兩旁人山人海,夾道歡迎的百姓卻不如想象中熱情。
歡呼聲稀稀拉拉,更多的是竊竊私語,甚至還有人指著他們的馬車低聲議論。
柏宇軒掀開車簾一角,敏銳地捕捉到人群中異樣的神情,心中隱隱不安。
回到府邸後,南詩雅將收集到的訊息遞給柏宇軒。
“夫君,你看。” 柏宇軒接過一看,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原來,民間有不少反對聯姻的聲音,認為本國在聯姻中讓步太多,喪失了國體,有損顏面。
甚至有激進的言論,直指柏宇軒是“賣國賊”。
朝堂之上,氣氛也異常凝重。
李大臣率先發難:“柏大人,此次聯姻,我朝割地賠款,可謂損失慘重!百姓怨聲載道,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趙宰相從鄰國使臣團中走出,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李大人此言差矣,兩國聯姻,乃是大喜之事,些許讓步,又算得了什麼?更何況,我朝公主下嫁貴國,也是莫大的榮耀啊。” 他語氣雖是恭維,卻暗藏譏諷。
陳侍從站在鄰國公主身後,面色凝重,公主則一臉平靜,似乎對這一切早有預料。
孫翻譯額頭滲出汗珠,緊張地將雙方的對話翻譯出來。
柏宇軒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卻見皇帝微微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皇帝環視一週,緩緩說道:“眾卿家所言,朕都已知曉。柏愛卿,你來說說,這聯姻究竟有何益處?”
柏宇軒上前一步,朗聲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此次聯姻,並非割地賠款,而是……”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戰略合作!”
“戰略合作?”李大臣冷笑一聲,“說得輕巧!不知這‘戰略’體現在何處?”
柏宇軒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明日朝會,臣自會向陛下和各位大人詳細稟明。” 他目光如炬,語氣堅定,“臣敢保證,這將是我朝百年來,最偉大的一次外交勝利!”
第二日朝堂之上,柏宇軒不負眾望,侃侃而談。
他首先分析了當前的國際局勢,指出鄰國雖表面強盛,實則內憂外患,急需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
而我朝與鄰國聯姻,正可以換取一段寶貴的和平發展時期。
接著,柏宇軒詳細闡述了與鄰國簽訂的一系列合作協議。
這些協議涵蓋了經濟、文化、軍事等多個領域,不僅可以互通有無,促進貿易,更能引進先進技術,提升國力。
例如,鄰國盛產的良駒可以用來改良我朝戰馬,鄰國的冶煉技術可以幫助我朝製造更精良的武器,而我朝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也能在鄰國市場大受歡迎,換取豐厚的利潤。
柏宇軒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將每一個合作專案的利弊分析得透徹明瞭,甚至連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應對措施都考慮周全。
大臣們聽得連連點頭,原本的質疑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讚歎和欽佩。
就連一向以嚴苛著稱的李大臣,也不禁撫須微笑,對柏宇軒的遠見卓識表示讚賞。
南詩雅站在朝堂下,默默注視著柏宇軒。
她看到他侃侃而談,揮斥方遒,心中充滿了愛意和自豪。
柏宇軒的目光掃過人群,與南詩雅的眼神交匯,他從她的眼神中汲取了力量,更加堅定地繼續陳述他的計劃。
最後,柏宇軒擲地有聲地說道:“諸位大人,此次聯姻,並非權宜之計,而是百年大計!它將為我朝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將奠定我朝未來百年的基業!”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
片刻之後,皇帝帶頭鼓掌,讚歎道:“好!柏愛卿,你果然沒有辜負朕的期望!” 大臣們也紛紛附和,稱讚柏宇軒的雄才偉略。
趙宰相看著柏宇軒,眼神複雜。
他原本以為,柏宇軒只是個年輕氣盛的書生,沒想到竟然如此深謀遠慮。
他心中暗歎,看來,這次聯姻,鄰國未必佔了便宜。
散朝之後,南詩雅走到柏宇軒身邊,輕聲道:“夫君,你真厲害。” 柏宇軒微微一笑,握住她的手,說道:“這只是開始。” 他頓了頓,看向遠處竊竊私語的幾個官員,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光芒……
“有些事情,現在還不是時候處理。”
柏宇軒並沒有急於打壓那些散播反對聯姻聲音的人,他反而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邀請他們參加一場公開的辯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