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詩雅神色慌張地跑進柏宇軒的書房,“宇軒,不好了,劉匠師和王匠師吵起來了!”
柏宇軒放下手中的圖紙,劍眉微蹙,“為了何事?”他知道,匠坊最近因為人手不足,訂單積壓嚴重,氣氛一直很緊張。
但這兩人都是匠坊的骨幹,平日裡關係也不錯,怎麼會突然吵起來?
“為了你新提出的流水線作業。”南詩雅語氣焦急,“劉匠師覺得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但王匠師卻認為會降低產品質量,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現在匠坊裡亂成一團,不少匠人都停下手裡的活兒看熱鬧了。”
柏宇軒起身,快步走向匠坊。
還沒進門,就聽到裡面傳來激烈的爭吵聲。
他推門而入,只見劉匠師和王匠師正臉紅脖子粗地對峙著,周圍的匠人則竊竊私語,指指點點。
“都安靜!” 柏宇軒一聲低喝,整個匠坊瞬間安靜下來。
他走到兩人面前,沉聲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劉匠師率先開口,語氣激動:“大人,這流水線作業的確是好法子,你看,這才幾天,咱們的產量就提高了三成!要是所有匠人都能熟練掌握,那產量還能再翻一番!”
王匠師則一臉不服氣,“產量是提高了,可質量呢?你看看這些新出的產品,做工粗糙,細節之處更是敷衍了事,這要是賣出去,咱們匠坊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執不下。
柏宇軒明白,兩人說的都有道理,提高產量和保證質量,兩者缺一不可。
他環視一週,目光落在一個年輕匠人身上,“小李,你來說說,你覺得這流水線作業怎麼樣?”
小李被點到名,有些緊張地站了出來,支支吾吾地說道:“我…我覺得…這流水線作業…挺好的…”
“好在哪裡?”柏宇軒鼓勵地看著他。
小李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流水線作業雖然…雖然有些地方…還不太完善,但是…但是它確實提高了我們的效率…”
柏宇軒點點頭,轉向眾人,“小李說的沒錯,流水線作業並非完美無缺,它需要我們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劉匠師,王匠師,你們都是匠坊的骨幹,我希望你們能放下成見,共同努力,找到一個既能提高產量,又能保證質量的辦法。”
兩人沉默不語,氣氛一時僵持。
柏宇軒知道,想要真正解決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走到工作臺前,拿起一件半成品,仔細端詳起來,緩緩開口:“其實…”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手中的零件上,“我有一個新的想法…”
南詩雅走到他身邊,輕聲問道:“什麼想法?”
柏宇軒嘴角微微上揚,卻沒有回答,只是將手中的零件遞給她,“你看看這個…”
柏宇軒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將手中的零件遞給南詩雅後,轉身走向匠坊裡的匠人們。
他並沒有高高在上地發號施令,而是走到每一位匠人身邊,蹲下身子,與他們細緻地交流起來。
他詢問他們對流水線作業的看法,瞭解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難,認真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
劉匠師起初還有些忐忑,畢竟之前與王匠師爭執得面紅耳赤。
但柏宇軒的平易近人和認真態度讓他漸漸放鬆下來,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對流水線作業的想法和改進建議都說了出來。
王匠師看到柏宇軒如此重視他們的意見,也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和顧慮。
柏宇軒耐心地與每一位匠人交流,將他們的意見一一記錄下來。
他發現,劉匠師擅長工藝流程的最佳化,王匠師則對產品質量的把控有著獨到的見解,而其他匠人也各有專長。
他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匠人的優勢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柏宇軒制定了一套靈活的人力調配方案。
他將匠人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負責流水線作業中的一個特定環節。
劉匠師負責整體流程的監督和最佳化,王匠師負責產品質量的最終檢驗,其他匠人則根據各自的專長分配到不同的環節。
這樣一來,既充分發揮了每位匠人的特長,又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
當柏宇軒將這個方案公佈出來時,匠坊裡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劉匠師和王匠師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欣喜和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