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詩雅的馬車一路疾馳,終於在天亮前抵達京城。
柏宇軒一下馬車,便被等候多時的禁衛軍迎入宮中。
皇帝召見他,並非為了嘉獎,而是為了羅斯國低價傾銷工藝品一事。
皇帝憂心忡忡,國庫收入銳減,匠坊蕭條,希望柏宇軒能提出應對之策。
柏宇軒領旨後,立刻趕回匠坊。
匠坊中,氣氛與他離開時大不相同。
雖然部分匠師迴歸,帶來了新的活力,但更多的匠師仍在觀望。
劉匠師,作為被挖走的匠師代表,他的態度至關重要。
柏宇軒沒有像其他坊主一樣許以重金,而是召集所有匠師,展示了他改進的工藝和設計圖紙。
這些圖紙融合了現代理念和古代技藝,精美絕倫,令匠師們歎為觀止。
劉匠師更是被深深震撼,他意識到柏宇軒並非只是空談,而是真心想要復興匠坊。
看到匠師們眼中重燃的希望,柏宇軒心中稍安,但他深知這只是第一步。
羅斯國匠商的競爭依舊是巨大的威脅,他必須找到應對之策。
與此同時,之前拒絕投資的李投資商再次登門,態度明顯轉變,表示願意重新考慮投資。
而之前抬高原料價格的趙原料商,也主動前來求和,表示願意提供更優惠的價格。
柏宇軒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卻並未完全放鬆。
他明白,這些人態度的轉變,並非出於好心,而是看到了匠坊復興的希望,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他必須小心應對,才能確保匠坊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夜深人靜,柏宇軒獨自一人在書房中踱步,思考著接下來的計劃。
南詩雅端著一杯熱茶走進書房,輕聲道:“宇軒,你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休息了。”
柏宇軒接過茶杯,輕抿一口,說道:“詩雅,我總覺得還有什麼事情沒有想到……”
南詩雅走到他身後,輕輕地為他按摩著肩膀,柔聲道:“別想太多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大人,出事了!”一個匠人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柏宇軒開啟房門,匠人神色慌張地稟報:“大人,劉匠師……劉匠師他離開了!” 柏宇軒心中一沉,快步走向劉匠師的工位,果然空無一人。
桌子上只留下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恕弟子無能,辜負大人厚望”。
南詩雅跟在柏宇軒身後,秀眉緊蹙。
她深知劉匠師的迴歸對匠坊的重要性,他的離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柏宇軒沒有像其他坊主那樣立刻派人去追回劉匠師,甚至沒有表現出任何憤怒或焦急。
他反而召集了所有仍在觀望的匠師,語氣平靜地說道:“我知道,你們很多人都在猶豫,都在觀望。你們擔心匠坊的未來,也擔心自己的前途。”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個匠師的臉龐,繼續說道:“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匠坊的歷史,談談我們祖輩傳承下來的技藝,談談這些技藝的價值,以及……匠坊的未來。”
匠師們面面相覷,他們原本以為柏宇軒會用重金利誘,或者用強硬的手段逼迫他們留下。
卻沒想到他會選擇講述匠坊的歷史,這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柏宇軒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他講述了匠坊數百年的興衰榮辱,講述了那些巧奪天工的技藝是如何一代代傳承下來,講述了這些技藝在歷史上曾經創造的輝煌。
他並沒有誇大匠坊的現狀,而是坦誠地分析了目前面臨的困境,以及羅斯國低價傾銷帶來的衝擊。
接著,柏宇軒話鋒一轉,開始分析匠坊未來的市場前景。
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清晰的邏輯,闡述瞭如何改進工藝,如何創新設計,如何開拓新的市場。
他描繪了一幅匠坊復興後的宏偉藍圖,讓匠師們看到了巨大的潛力和希望。
他的分析並非空洞的口號,而是基於他對市場趨勢的精準把握,以及他對匠坊技藝的深刻理解。
他甚至拿出了一些改進後的設計圖紙,這些圖紙融合了實用性和美觀性,令人歎為觀止。
匠師們原本猶豫不決的心,漸漸被柏宇軒的講述所打動。
他們看到了匠坊的希望,也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許多匠師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們開始相信,在柏宇軒的帶領下,匠坊真的能夠重現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