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師與一些原住民工人因為工作理念的差異發生了激烈爭執。
“我說,這地基必須得挖深三尺,才能保證建築的穩固性!”孫工程師指著圖紙,語氣強硬。
“三尺?這也太深了吧!我們祖祖輩輩建房子,哪有挖這麼深的?”一位老工人不服氣地反駁道。
雙方僵持不下,眼看就要動手。
“都住手!”柏宇軒的聲音如同驚雷般在眾人耳邊炸響。
他走到眾人面前,目光掃過一張張憤怒的臉龐,沉聲說道:“我知道大家都是為了海島的建設,但如此爭吵,只會耽誤進度。”他先肯定了孫工程師的專業性,又巧妙地結合了原住民的經驗,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既保證了建築的穩固,又符合當地實際情況。
,!
“孫工程師,你的方法確實科學,但也要考慮到我們現有的條件。老人家,你們的經驗也很寶貴,我們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 柏宇軒深入淺出的解釋,讓雙方都心服口服,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也漸漸緩和下來。
在柏宇軒的協調下,建設工作重新步入正軌,效率比之前更高。
傍晚時分,柏宇軒站在新建的碼頭上,眺望著遠方波濤洶湧的大海。
“李船伕,”柏宇軒突然轉身,對著身後一個身影說道,“去準備一下,明天我們出海。” 李船伕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說:“柏大人,這……這海上風浪大,不太安全……” 柏宇軒拍了拍他的肩膀,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放心,這次,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李船伕一改往日的畏縮,挺直腰桿道:“柏大人,我有個想法,或許能改進船隻,更好地應對這海上的惡劣天氣。”眾人聞言皆是一愣,平日裡膽小怕事的李船伕竟主動提出建議,這著實出乎意料。
柏宇軒饒有興致地挑了挑眉:“哦?說說看。” 李船伕詳細闡述了他構思的船隻改進方案,結合了海島原住民的傳統造船技藝和柏宇軒提供的現代船體設計理念,竟意外地可行。
在李船伕的帶領下,島民們齊心協力,很快便將幾艘船隻進行了改造。
新船一下水,便經受住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的考驗,其穩定性和抗風浪能力遠超以往。
陳島主看著在風浪中穩如泰山的船隻,不禁感嘆:“柏大人,你真是給我們海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啊!”
新的運輸路線規劃也提上了日程。
柏宇軒根據海圖和現代航海知識,制定了一條更加安全高效的航線。
然而,就在眾人為新航線的開闢而歡欣鼓舞時,一份意外的發現卻給海島開發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勘探新航線的海域時,勘探隊發現了一片暗礁密佈的海域,這片海域恰好位於新航線的必經之路上。
孫工程師拿著勘探隊繪製的海圖,臉色凝重:“柏大人,這片暗礁區範圍極廣,水流湍急,我們的船隻恐怕很難安全透過。” 柏宇軒看著海圖上那片密密麻麻的暗礁標記,眉頭緊鎖。
難道新航線就這樣夭折了嗎?
不,一定有辦法!
柏宇軒的腦海中飛速運轉,思考著各種解決方案。
就在這時,南詩雅走了過來,她看著柏宇軒緊皺的眉頭,輕輕地將手放在他的肩上,“宇軒,別擔心,一定會有辦法的。” 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彷彿一股暖流注入柏宇軒的心田。
“你說得對,一定會有辦法的。”柏宇軒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一個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才能實現的想法。
深夜,柏宇軒的房間裡燈火通明。
他鋪開一張巨大的海圖,上面密密麻麻地標註著各種資料和符號。
南詩雅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他忙碌的身影,眼中充滿了擔憂。
“宇軒,你已經一整天沒休息了,要注意身體啊。” 柏宇軒抬起頭,對她笑了笑,“放心吧,我沒事。” 他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已經找到解決暗礁問題的辦法了!” 他指著海圖上的一個位置,語氣激動地說道:“我們可以在這裡……” 他停頓了一下,壓低聲音,湊到南詩雅耳邊,輕聲說出了他的計劃。
南詩雅聽完,眼睛瞪得老大,難以置信地看著他,“這……這能行嗎?” 柏宇軒神秘一笑,“相信我。” 第二天清晨,一艘滿載著特殊貨物的船隻悄悄離開了海島,朝著那片暗礁密佈的海域駛去……
碼頭上,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