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軒走進城中學府的文化講堂,準備開始他的傳統文化講座。
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眉頭緊鎖:講堂內空空蕩蕩,只有零星幾個聽眾。
講堂外,醒目的位置上貼著“抵制復古!拒絕守舊!”的標語,赫然是李學子聯合幾個同學的“傑作”。
柏宇軒心中明白,這是周大儒一派的反擊,他們煽動不明真相的學生,試圖阻撓他的計劃。
但他並沒有氣餒,反而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他早已預料到會有阻力,併為此準備了後手。
他走到講堂門口,對守在門外的吳老藝人點了點頭。
吳老藝人會意,帶著他的工具和材料走進了講堂。
只見他熟練地擺弄著工具,開始現場演示傳統木雕技藝。
他手中的刻刀如同精靈般跳躍,木屑飛舞,一件精美的木雕作品逐漸成型。
吳老藝人精湛的技藝吸引了路過的學生,他們紛紛駐足觀看,眼中充滿了好奇和讚歎。
漸漸地,講堂門口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他們被吳老藝人的技藝所折服,也對講堂內的內容產生了興趣。
“這老頭兒手藝真不錯啊!”
“是啊,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精妙的木雕。”
“講堂裡講的是什麼?好像跟這木雕有關?”
好奇心驅使著學生們走進講堂,原本空蕩蕩的講堂逐漸坐滿了人。
柏宇軒看著座無虛席的講堂,心中暗道:這才剛剛開始。
遠處,一個身影將這一切盡收眼底,正是周大儒。
他看著熱鬧的講堂,臉色鐵青,拳頭緊緊地攥著。
“柏宇軒……”他咬牙切齒地吐出這三個字,“你以為這樣就能贏了嗎?” 他轉身離去,陰冷的聲音消失在風中,“好戲,還在後頭……”
吳老藝人精彩的木雕演示結束後,柏宇軒開始了他的講座。
他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傳統文化的精髓,並結合現代理念,闡述了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重要性。
他激情澎湃的演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就連原本抱著牴觸情緒來聽講座的李學子,也聽得入了神。
講座結束後,許多學生圍著柏宇軒,熱烈地討論著傳統文化。
然而,好景不長。
周大儒的反擊很快就來了。
他暗中指使一些人在城中散佈謠言,說柏宇軒復興傳統文化是為了個人名利,是為了討好當朝權貴。
這些謠言像瘟疫一樣迅速傳播開來,一些原本支援柏宇軒的民眾開始動搖,甚至有人公開質疑柏宇軒的動機。
南詩雅得知此事後,立刻採取行動。
她發動自己的人脈,找到了幾個曾經受到柏宇軒幫助的普通百姓。
這些人站出來,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柏宇軒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如何真心實意地推廣傳統文化。
他們的真情實感,感動了許多人,也讓周大儒的陰謀暴露無遺。
周大儒的名聲一落千丈,許多人開始指責他的卑鄙行徑。
眼看著局勢逆轉,周大儒氣急敗壞,但他並沒有放棄。
他躲在書房裡,陰沉著臉,自言自語道:“柏宇軒,你以為這樣就能打敗我嗎?我還有後招……”
與此同時,柏宇軒看著講堂裡依舊空著的幾個座位,尤其是李學子那張充滿牴觸情緒的臉,嘴角微微上揚。
“看來,這場文化復興之戰,還遠沒有結束……” 他低聲說道。
南詩雅走到他身邊,輕輕地握住他的手,給了他一個堅定的眼神。
柏宇軒並沒有理會李學子臉上顯而易見的牴觸情緒,反而在下課後主動找到了他。
“李學子,”柏宇軒溫和地說,“我注意到你對傳統文化似乎有些誤解,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參加我們組織的傳統技藝學習體驗活動?也許親身體驗之後,你會改變看法。”
李學子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
體驗活動安排在城郊的一處傳統作坊,這裡聚集了各種各樣的傳統手藝人。
李學子親眼目睹了匠人們如何用靈巧的雙手創造出精美的藝術品,他被深深震撼了。
他親手嘗試了木雕、陶藝、織布等技藝,感受到了傳統技藝的魅力,也開始對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他原本輕蔑的眼神逐漸被敬佩所取代,甚至開始主動向老匠人們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