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寺廟蛛網密佈,香火早已斷絕,唯有破敗的佛像依舊矗立,無聲地注視著人間的滄桑。
孫密探帶人仔細搜查,卻一無所獲,只找到一些散落的經書和破舊的蒲團。
回到府衙,孫密探將情況如實稟報,柏宇軒眉頭緊鎖,一股無力感湧上心頭。
五十多名貪官的落網,震懾了官場,卻也讓剩下的貪官更加謹慎,隱藏得更深。
他們如同狡猾的狐狸,躲在暗處,窺視著一切,伺機而動。
柏宇軒感到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對手更加強大,更加狡猾,而他手中的線索卻越來越少,調查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他揉了揉眉心,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大人,我有一個想法……”南詩雅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如同清泉般流淌,為他帶來一絲清涼。
“或許,我們可以發動群眾的力量。”
柏宇軒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發動群眾?
這倒是一個從未想過的思路。
官官相護,貪官們相互包庇,讓調查舉步維艱,但如果發動百姓,讓他們提供線索,或許就能打破這個僵局。
第二天,柏宇軒貼出告示,公開徵集貪官汙吏的罪證,並承諾保護提供線索者的安全。
告示一出,立刻引起了轟動。
百姓們奔走相告,紛紛議論起來。
起初,人們還有些猶豫,擔心遭到報復,但隨著一些勇敢的百姓站出來,提供了一些確鑿的證據,其他百姓也紛紛響應。
線索如同雪花般飛來,柏宇軒和南詩雅等人忙得不可開交,府衙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證據,從賬簿、信件到證人證詞,應有盡有。
柏宇軒看著這些證據,心中既欣慰又沉重。
欣慰的是百姓的信任和支援,沉重的是貪官汙吏的罪行之深重,遠超他的想象。
他翻看著一封匿名信,信中詳細記錄了趙貪官如何勾結李御史,如何收受賄賂,如何欺壓百姓,字字句句,都充滿了血淚的控訴。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孫密探神色慌張地跑了進來,“大人,不好了!王大臣……”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說道,“王大臣派人來了……”
南詩雅輕移蓮步,來到柏宇軒身旁,纖纖玉手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香茗。
她眼波流轉,柔情似水地望著他略顯疲憊的面容,輕聲道:“大人,歇息片刻吧。”柏宇軒接過茶杯,溫熱的觸感傳遍指尖,他順勢握住南詩雅的手,柔荑溫軟,讓他心中一暖。
南詩雅的臉頰泛起一抹紅暈,輕輕抽回手,卻被他握得更緊了些。
訊息傳到京城,一些官員坐不住了。
他們認為柏宇軒此舉有違朝廷體統,是在擾亂朝綱,甚至有人上奏彈劾柏宇軒,說他煽動民意,意圖謀反。
早朝之上,氣氛劍拔弩張。
王大臣站在朝堂中央,義正辭嚴地斥責柏宇軒:“柏大人,你如此行事,置朝廷法度於何地?置聖上威嚴於何地?”
柏宇軒不卑不亢,朗聲回應:“王大人此言差矣,下官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皇上,為了百姓。貪官汙吏橫行,魚肉百姓,難道王大人視而不見嗎?”
“你這是強詞奪理!”王大臣怒斥道,“你私自調查官員,可有聖上旨意?可有刑部批文?”
“聖上旨意,是要我徹查貪腐,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至於刑部……”柏宇軒頓了頓,目光如炬,掃視全場,“如今刑部是什麼情況,王大人想必比我更清楚。” 他冷笑一聲,“莫非王大人要告訴我,這五十多名貪官,都是刑部查出來的?”
王大臣臉色鐵青,一時語塞。
柏宇軒又轉向皇帝,躬身說道:“皇上,臣手中握有確鑿證據……” 他從袖中緩緩掏出一個錦盒,“……”
錦盒開啟,裡面並非金銀珠寶,而是一疊厚厚的信件,每一封都寫滿了百姓的血淚控訴。
柏宇軒拿起其中一封,高聲朗讀起來,信中控訴趙貪官如何強佔民田,逼死人命,讀到動情處,他的聲音微微顫抖,在場的大臣們也聽得面色凝重。
一封接一封,柏宇軒讀了十幾封信,每一封都觸目驚心,每一封都讓人不寒而慄。
讀完之後,他將信件呈給皇帝,沉聲道:“皇上,這些只是冰山一角,民間還有更多這樣的冤情,請皇上明察!”
王大臣等人頓時啞口無言,他們沒想到柏宇軒竟然掌握了這麼多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