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詩雅的預感果然沒錯。
柏宇軒回到學府後,發現氣氛與上次截然不同。
上次文化交流的成功彷彿曇花一現,一股抵制的風潮暗流湧動。
幾個平日裡頗受趙大儒影響的學子,正聯名上書,要求停止與“蠻夷之邦”的文化交流,認為此舉有辱國體,敗壞學風。
他們將柏宇軒之前的努力貶得一文不值,甚至給他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令他始料未及。
柏宇軒看著那份措辭激烈的聯名書,眉頭緊鎖,一股怒火在胸中燃燒,卻又不得不強壓下去。
他明白,硬碰硬只會適得其反。
與此同時,羅斯國學者帶來了他們最新的學術著作,厚厚的一摞羊皮卷軸,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羅斯國的文字,想要在學府的交流會上分享。
然而,負責外交禮儀的李禮部官員卻以“未經稽核,恐有違禁內容”為由,拒絕了羅斯國學者的請求。
羅斯國學者據理力爭,認為他們的學術著作絕對沒有問題,李禮部官員卻依然故我,雙方僵持不下,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羅斯國學者漲紅了臉,用並不流利的本國語言高聲抗議,他的聲音裡充滿了憤怒和委屈,彷彿一頭被激怒的雄獅。
李禮部官員則不為所動,他板著臉,語氣生硬地重複著早已準備好的說辭,像一堵難以穿透的牆,將所有的溝通都擋了回去。
空氣中瀰漫著火藥味,彷彿一點火星就能引發一場爆炸。
南詩雅見狀,走到柏宇軒身邊,低聲說道:“看來,這次的阻力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 柏宇軒面色凝重,點了點頭,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停留在一個角落裡——那裡站著一位略顯侷促不安的孫翻譯官,手裡拿著幾本厚厚的字典……
他突然心中一動,一個想法漸漸成形……
“或許……” 柏宇軒嘴角微微上揚, “我們可以……”柏宇軒走到眾人面前,朗聲說道:“諸位,羅斯國學者遠道而來,帶著他們寶貴的學術成果,我們應該以禮相待。李大人顧慮周全,擔心其中有違禁內容,也合情合理。不如這樣,先由孫翻譯官初步翻譯,再由學府德高望重的幾位先生共同稽核,如此一來,既符合我朝禮儀,又能快速推進文化交流,豈不兩全其美?”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羅斯國學者原本緊繃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激動地握住柏宇軒的手,用蹩腳的本國語言連聲說著感謝。
李禮部官員雖然心中有些不悅,但見此方案得到了眾人的支援,也不好再出言反對,只得勉強同意。
危機暫時解除,南詩雅走到柏宇軒身邊,從食盒裡拿出他最愛吃的桂花糕,輕輕掰下一小塊,喂到他嘴邊,柔聲說道:“你如此操勞,要注意身體。” 柏宇軒看著眼前佳人,心中滿是感動,溫情脈脈地吃下糕點。
突然,學府外傳來一陣喧鬧聲,夾雜著異域的音樂……
柏宇軒和南詩雅對視一眼,心中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南詩雅輕聲說道:“好像……有什麼事情發生了……”
喧鬧聲越來越近,只見一群衣著豔麗的扶桑國舞者,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了學府。
她們身著色彩鮮豔的和服,臉上塗著濃厚的脂粉,手裡拿著精緻的紙扇,隨著一陣異域風情的音樂翩翩起舞。
她們的舞姿輕盈曼妙,充滿了異國情調,瞬間吸引了眾多學子的目光,原本沉悶的學府頓時熱鬧起來。
之前那些聯名上書的學子,也忍不住停下腳步,好奇地觀看著這難得一見的扶桑舞蹈。
學府裡原本凝重的氣氛,彷彿被這輕快的舞姿衝散了不少。
然而,好景不長。
人群中,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開始散佈謠言,說扶桑文化是歪門邪道,蠱惑人心,會敗壞學府的學風。
這些謠言如同病毒般迅速傳播,原本熱鬧的場面又開始變得嘈雜起來。
帶頭的正是趙大儒的幾個得意門生,他們言辭激烈,煽動不明真相的學子們的情緒,試圖再次將柏宇軒的努力付之一炬。
柏宇軒見狀,心中暗歎一聲他深吸一口氣,走到眾人面前,朗聲說道:“諸位,文化交流的意義在於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扶桑文化雖然與我朝文化有所不同,但也並非一無是處。他們的繪畫、書法、茶道,都自成一派,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一味的排斥和抵制,只會讓我們故步自封,落後於世界潮流。”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難道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