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軒深知,扳倒南家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於重建家園,讓百姓安居樂業。
他將目光投向了民生問題。
戰亂過後,國庫空虛,田地荒蕪,百業凋敝。
雖然之前解決了一些燃眉之急,但要讓國家大部分地區恢復到戰前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沉甸甸的責任壓在柏宇軒肩頭,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日夜操勞,夙興夜寐,親自走訪城郊的村落,體察民情。
他看到衣衫襤褸的百姓在廢墟中尋找食物,看到骨瘦如柴的孩子眼神空洞地望著天空,看到病弱的老人躺在破草蓆上無人照料……
這些景象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儘快改變這種現狀。
一些偏遠地區的百姓仍然生活困苦,缺醫少藥,孩子們沒有學上。
柏宇軒瞭解到,這些地方的官員尸位素餐,貪汙腐敗,根本沒有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
這讓他心急如焚。
他明白,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官員的作風問題,才能真正造福百姓。
回到府衙,柏宇軒立刻召集官員商議對策。
他語氣嚴肅地說道:“如今國難當頭,百姓流離失所,正是我們官員盡職盡責,為國為民的時候。我聽說有些地方的官員……” 他說到這裡,故意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意味深長,“……對朝廷的政令執行不力啊。”
官員們一個個噤若寒蟬,他們都聽出了柏宇軒話中的敲打之意。
戶部侍郎張大人擦了擦額頭的汗,小心翼翼地開口:“柏大人,並非下官們不盡力,只是這戰後重建,千頭萬緒,實在是……”
“張大人,”柏宇軒打斷了他的話,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知道重建工作不易,但困難不是藉口。百姓的疾苦不能再等,我們必須儘快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張大人還想再辯解幾句,卻被柏宇軒一個眼神制止了。
柏宇軒環視眾人,沉聲道:“我將制定一套新的考核制度,賞罰分明,能者上,庸者下。我希望各位能明白,我需要的不是推諉扯皮,而是實實在在的成果。”
新的考核制度很快就頒佈下去了。
這套制度以民生改善為核心指標,對地方官員的政績進行量化考核。
對積極執行政策,切實為百姓辦實事的官員,給予豐厚的獎勵,甚至破格提拔;而對那些尸位素餐,陽奉陰違的官員,則進行嚴厲的懲罰,輕則降職罰俸,重則革職查辦。
這套制度一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些習慣了舊有工作模式,尸位素餐的官員叫苦不迭,他們私下裡聚在一起,抱怨柏宇軒不近人情,改革過於激進。
但也有一些年輕有為,一心想為百姓做實事的官員,對這套制度表示了熱烈的擁護。
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很快,考核制度的效果就顯現出來了。
那些原本消極怠工的官員,看到賞罰如此分明,也紛紛行動起來,生怕自己落在後面。
各地開始出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田地裡重新種上了莊稼,作坊裡機器轟鳴,商鋪也逐漸熱鬧起來。
“大人,您看,這是這個月的各地彙報上來的資料,民生指標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一位年輕的官員興奮地向柏宇軒彙報。
柏宇軒接過報表,仔細地翻閱著,嘴角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這只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
他放下報表,抬頭望向窗外,喃喃自語道:“詩雅……”
南詩雅一襲鵝黃色衣裙,輕盈地走到柏宇軒身旁。
她靜靜地注視著眼前這個男人,他眉頭緊鎖,專注地翻閱著手中的報表,時不時在紙上寫寫畫畫,整個人彷彿散發著一種令人安心的力量。
南詩雅的目光中充滿了柔情與傾慕,她的一顰一笑都像春日裡盛開的鮮花,嬌豔動人。
她從袖中取出一塊繡著蘭花的絲帕,輕輕地遞到柏宇軒面前,“大人,您辛苦了。”
柏宇軒抬起頭,看到南詩雅溫柔的笑顏,疲憊的神色也消散了幾分。
他接過絲帕,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微笑著說道:“詩雅,你怎麼來了?”
“來看看大人,順便給大人送些點心。”南詩雅說著,將手中精緻的食盒開啟,一股清甜的香味撲鼻而來。
柏宇軒拿起一塊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