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軒抵達京城後,徑直前往國子監,將文化交流的計劃書呈遞上去。
他深知,要推行這項計劃,首先要得到學術界的認可。
然而,計劃書的內容一經傳開,立刻在國子監掀起了軒然大波。
趙大儒,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學究,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反對。
他鬚髮皆張,指著計劃書怒斥道:“荒謬!簡直荒謬!我泱泱大國,文化博大精深,豈容蠻夷之邦玷汙!與他們交流,豈不是自降身份?!”
趙大儒在學術界影響力極大,他振臂一呼,立刻得到眾多保守派學者的附和。
一時間,國子監內充斥著反對的聲音,柏宇軒的計劃彷彿一葉扁舟,飄搖在洶湧的浪潮之中。
質疑的目光如同利劍般刺向他,壓力如山般壓得他喘不過氣。
為了扭轉局面,柏宇軒決定與趙大儒進行公開辯論。
辯論場上,趙大儒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將本國古老的文化傳統奉為圭臬,將與外國交流視為洪水猛獸。
他聲情並茂地控訴著:“列祖列宗的基業,豈能毀於一旦!我等讀書人,當以守護傳統為己任!”
柏宇軒則冷靜地闡述文化交流的益處,強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外國優秀文化,才能讓本國文化更加繁榮昌盛。
他旁徵博引,以羅斯國的先進科技、扶桑國的精緻藝術為例,試圖說服眾人。
然而,趙大儒勢力根深蒂固,他的言辭極具煽動性,許多學者和學生都被他所影響。
儘管柏宇軒據理力爭,卻難以撼動趙大儒的權威。
正當眾人以為柏宇軒會繼續苦口婆心地勸說時,他卻突然沉默了,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趙大人,”柏宇軒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您說外國文化是蠻夷之邦的玩意兒,那您可親眼見過?空口無憑,何以服眾?” 他一揮手,早先安排好的羅斯國學者,身著羅斯國服飾,抬著幾個蓋著紅布的物件,緩緩走進了國子監。
趙大儒臉色一變,怒斥道:“柏宇軒,你這是何意?將蠻夷之物帶入聖賢之地,成何體統!”
柏宇軒不理會他的咆哮,徑直走到那些物件前,一把掀開紅布。
一個精巧的機械鐘,一個做工精細的地球儀,以及一本印刷精美的羅斯國書籍,呈現在眾人面前。
羅斯國學者用略顯蹩腳的本國語言,滔滔不絕地介紹著這些物品的用途和原理。
一旁的孫翻譯官磕磕巴巴地翻譯著,雖然翻譯得並不流暢,但那些新奇的物件和知識,還是讓在場的學子們大開眼界。
一些學子開始竊竊私語,原本堅定的眼神也開始動搖。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精巧的器物,也從未想過世界還可以是圓的。
趙大儒見狀,氣急敗壞,指著地球儀怒吼道:“一派胡言!大地怎會是圓的?這分明是妖言惑眾!”
柏宇軒沒有理會趙大儒的叫囂,而是拿起地球儀,耐心地向眾人解釋地球是圓的原理,並用羅斯國書籍上的圖畫佐證。
他深入淺出的講解,讓越來越多的學子開始理解並接受這個新奇的概念。
看到這一幕,趙大儒臉色鐵青,卻無力反駁。
他意識到,柏宇軒這一招,成功地在保守勢力的圍剿下撕開了一個小口子。
就在這時,一個身著扶桑國服飾的女子,邁著輕盈的舞步,走進了國子監。
她腰肢柔軟,舞姿曼妙,與本國傳統的端莊典雅截然不同。
李禮部官員見狀,立刻上前阻止:“大膽!此乃聖賢之地,豈容你在此……” 柏宇軒卻抬手製止了他,轉頭看向趙大儒,緩緩說道:“趙大人,您看這扶桑國的舞蹈……”
南詩雅站在柏宇軒身後,眸光閃動,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她輕輕拉了拉柏宇軒的衣角,低聲說道:“你總有辦法應對。”柏宇軒感受到她手心的溫度和那份信任,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更增添了幾分自信。
扶桑舞女蓮步輕移,衣袂飄飄,舞姿柔美中帶著異域風情。
一曲終了,眾人還沉浸在這優美的舞蹈中,李禮部官員卻板著臉孔,厲聲呵斥:“大膽!你舞姿輕佻,舉止放蕩,成何體統!我朝禮儀森嚴,豈容你這般輕浮之輩在此獻醜!” 李官員義正言辭,唾沫星子幾乎噴到舞女臉上。
舞女委屈地低下頭,眼眶泛紅,用扶桑語低聲解釋著什麼。
孫翻譯官磕磕絆絆地翻譯道:“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