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有變……江南水患,父皇命我即刻前往賑災。”六皇子眉峰緊蹙,話語間仿若攜著江南那漫天的風雨溼氣,凝重得令人心生壓抑。
柏宇軒聽聞,心中不禁一凜,江南水患,此乃極為棘手之難題,仿若一頭兇猛巨獸橫亙在前,張開血盆大口,似要吞噬一切生機與希望。
他剛欲啟唇,六皇子卻快語搶言:“柏公子,此番江南之行,你隨我同去吧。”
柏宇軒略作思忖,那眼眸中仿若有智慧的星芒閃爍,旋即應承下來。江南水患,於他而言,既是險峻挑戰,亦是難得機遇。
若能於此次賑災中嶄露頭角、有所建樹,必能深獲六皇子信賴,為日後發展築牢根基,恰似為騰飛之鵬鳥鑄就堅實羽翼,助其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之上扶搖直上。
數日後,柏宇軒追隨六皇子一行,浩浩蕩蕩離京,奔赴江南賑災。
江南之行,柏宇軒恰似一顆璀璨星辰閃耀光芒,盡顯卓越才能與非凡見識。他仿若智慧軍師,輔佐六皇子巧妙佈局,那策略如精密的棋局,每一步都恰到好處,有效遏制災情蔓延。
又似錦囊妙士,提出諸多切實可行之治理良策,如春風化雨,潤澤江南大地,贏來當地百姓誠摯愛戴,其名如和風拂過,漸傳千里,仿若在百姓心中種下了感恩的種子,生根發芽。
歸京之後,柏宇軒聲名大噪,仿若一顆耀眼明星躍升於京城文人蒼穹,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其光芒太過耀眼,刺痛了某些人的眼眸,招來嫉妒與不滿之陰霾。
於一次文人雅聚之上,柏宇軒敏銳察覺四周之人對己疏離,仿若置身於冰窖邊緣。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目光之中似有寒霜刀劍,滿含敵意,那眼神仿若能在他身上割出傷口。
此時,柏宇軒心中泛起一絲苦澀與無奈,他暗自思忖:“我本一心只想在這世間施展抱負,憑自身所學為百姓謀福,為社稷效力,為何卻引來了這諸多猜忌與嫉妒?難道出眾竟也是一種過錯?”
但他旋即又堅定起來,“哼,隨他們去吧,我問心無愧,若因他人嫉妒便畏縮不前,那才是真正的懦夫行徑。”
柏宇軒心中略感不適,卻不動聲色,面沉如水,仿若一潭深邃的幽湖,波瀾不驚。
南詩雅聰慧機敏,如靈雀探知柏宇軒異樣,蓮步輕移至其身旁,聲若蚊蚋,輕聲探問:“怎麼了?”
柏宇軒輕搖其首,勉力擠出一絲笑意:“無事。”
南詩雅亦未多言追問,美目流轉,環視周遭,心中已如明鏡。她輕挽柏宇軒臂膀,笑語嫣然,周旋於眾人之間。其談吐若仙樂嫋嫋,見識似明珠熠熠,須臾間便將眾人目光吸引,仿若磁石引鐵。
言談之際,南詩雅如巧匠運斤,不著痕跡將話題引向柏宇軒,妙語連珠誇讚其才華,又娓娓道來他於江南賑災之功績,如講述傳奇史詩。
眾人聞之,對柏宇軒觀感悄然轉變,仿若冰封之河漸次融化。些許之人主動上前與柏宇軒攀談,言辭之中敬意滿滿,仿若朝聖者面對神只。
柏宇軒心懷感激,目光溫柔望向南詩雅,恰似星子落入眼眸,滿是深情與寵溺。
宴會終了,柏宇軒與南詩雅並肩漫步于歸家之路,月色如水,灑於二人肩頭,仿若為他們披上一層銀紗。
“謝謝你。”柏宇軒情真意切而言。
南詩雅嫣然淺笑,如春花綻放:“你我之間,何須言謝?”
二人相視一笑,情意綿綿,盡在這無言默契之中,仿若世間唯有彼此,再無其他紛擾。
然正當二人沉醉於溫馨暖洋之際,一道陰冷之聲仿若暗夜毒蛇吐信,自暗處幽幽傳來:“柏宇軒,你得意不了多久的……”
此聲在寂靜夜幕下,尖銳刺耳,仿若利箭刺心,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與美好。
柏宇軒與南詩雅戛然止步,警覺四顧,卻只見暗影重重,不見半個人影蹤跡,唯覺寒意絲絲縷縷,自腳底悄然升騰,仿若有無數幽靈在暗處窺視。
次日,林舉人似那心懷叵測之惡鴉,開始散播謠言,言說柏宇軒之舉人身份乃賄賂考官所得,此謠言仿若洶湧野火,迅速蔓延,須臾間便燃遍整個書院與城中文人圈層,所到之處,人心惶惶,仿若一場風暴席捲而過。
周夫子亦受此謠言蠱惑,對柏宇軒態度悄然生變,目光之中疑慮暗生,仿若原本澄澈之湖混入泥沙,變得渾濁不清。
柏宇軒卻並未被此謠言擊垮,仿若蒼松傲立風雪,身姿挺拔,不屈不撓。他深知清者自清之理,然亦明曉,於這塵世凡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