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廢很多有意思沒意思的事情。
或者,也許,也許剛才不如此荒唐,那現在二人也不會如此口乾舌燥,斗笠不會壞,蓑衣不會壞,葛衫也不會聳拉在肩上。
二人現在就斜靠在桑樹底下,鼻青臉腫,十分好看,遠遠的,遠遠地看著那挑擔的人。
挑擔的人,身材瘦小,那一副重擔,把他的腰都壓成了一隻蝦子。但是他的腳步卻堅定不移,歌聲也婉轉流暢。
歌聲悠長,婉轉好聽如黃鶯,黃鶯?黃鶯可不能如此的繁複哦。
他搖晃著兩隻木桶,汗衫早已溼透,手上攥著一塊油光發亮的汗巾,歌聲不曾因為有人的注視而斷續,又或是戛然而止。
一遍結束,剛好來到桑樹附近,清清嗓子,正欲開口: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時。魏成開口喊住了他:“倌家,你這擔的是水還是酒?”
挑擔人的嘴巴上有兩撇上好的八字須,只見他一手扶著肩上擔子,一手捻著鬍鬚,笑道:“客人要覺得是酒,它便是酒;若覺得是水,那便是水。”
“也不管這是酒也好,是水也好,可否賣些予我們?”魏成道。
“我行走江湖,所見不狹不廣,買賣也做過不少,但我這擔子的美物向來有個規矩,叫做三不賣。”
“哪三不賣?”
“迷糊的人不賣,胡人不賣,牲口不賣。”
“那正好了,我們倆都是實打實的漢人。”
“你們是漢人?”挑擔的人眼神驚異,就好像是在問一個人你也是人?
因此,二人都有些短暫失神。
看他著一副擔子,如此弓腰而立,談吐正常,不見喘息,說不得也是個奇異好手。
冉魏二人此時飢渴難當,雖有心意想法,但如此青天白日之下也不宜幹出搶人水酒的怪事。然不敵炎熱當頭,心裡怒意已是蘊繞難消,逐漸寬廣。
不過挑擔的人就這樣看著他們,臉上連一絲畏懼的表情都沒有。
“你們雖是漢人,但卻是迷糊之輩。”
“如何迷糊?”冉絔問。
“哪裡迷糊?”魏成問。
“腦子迷糊。”
“怎麼腦子迷糊?”
“這片荒地數百里不見人影,這裡的土地毫無生息,如此一株好樹,卻被送上了這樣的黃泉絕路,豈不是迷糊?”
“哈,此樹是此豎子所為,不關我事。”魏成半起身,雙手拍著大腿上的泥塵,哈哈大笑,看著挑夫,那意思好像是在說:這樣就可以賣給我了吧。
挑擔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冉絔,隨後面色無奈的道:“也罷,想來今日這擔美物是必被糟蹋了。我且問你,可會學那老牛低鳴?”
魏成哪知道眼前這人何來由會突然如此戲語,此時他滿腦袋裡就只想著擔子裡的那些水酒能否潤一潤這將要乾枯燃燒起來的喉嚨,於是他想都沒有想,喉嚨裡就傳出來兩聲。
“哞,哞……”
“牲口不賣!”挑擔的說得斬釘截鐵,就在那哞哞聲發起的同時。
“哈哈哈,哈……”冉絔笑得渾身難受,肚皮滾痛。他是真不想折騰自己,但只要一見著魏成豬肝一樣的臉色,他就是忍受不了,人生,這人生裡還沒有哪一天能比得上今天,此時此刻這麼的有意思,這麼的好笑。
他壓著魏成的肩膀,不停的半截半截的笑,那種嘶啞乾啞的笑聲,就像是兩塊鐵皮摩擦在一起一樣,若不是見他的眼嘴奮力揚起,別人都還以為他是在哭。
“你笑什麼?我且問你,可曾知曉那狗如何嚎叫?”
“知道。”
“怎麼叫啊?”
這個問題冉絔回答不出來,別人也回答不上來。
“連狗怎麼叫都不知道,豈不是連牲口都不如?”
“哎,公平了,公平了,今日就讓我二人渴死於此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