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修文回到百味齋,寒風見他一臉愁容,便開口問道:“修文,你這是怎麼了?為何如此悶悶不樂?”
楚修文嘆了口氣,說道:“寒風,我覺得,如今許多讀書人似乎已經失去了該有的氣節。他們整日只知曲意逢迎,完全沒有了讀書人的風骨。”
寒風微微頷首,將人輕摟入懷中,安慰道:“仗義多為屠狗輩,負心盡是讀書人!此非某一時代的悲劇!”
寒風低頭凝視著懷中的人兒,他深知楚修文是想自己這個皇子能重視此等不良社會現象,於是問道:“那修文可有良策?”
楚修文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挺直了身子,說道:“我認為,我們需要進行一場改革。應該注重培養讀書人的品行與操守,讓他們明白何為真正的學者氣節。”
寒風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你的想法很不錯。那具體該如何實施呢?”
楚修文微微眯起雙眸,陷入了短暫而深沉的思考之中。
少頃,他緩緩睜開眼睛,語氣堅定地回答道:“其一,我們應當在現有的教學內容裡,巧妙地融入一些有關品德修養方面的學識。透過學習,可以讓莘莘學子們深入瞭解古人那令人敬仰的高尚品德。
他們或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或是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又或是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如此種種,皆可為後生晚輩們提供寶貴的精神滋養和行為典範。
其二,就當下之狀況而言,我深感周邊眾人,皆為科舉及第、功名利祿而埋頭苦讀。這並無過錯,錯的是心中只有仕途,再也容不下良知兩字!
於眾多讀書者中,身負整個家族之期望者比比皆是。往往傾全家之力,只為育其一人。
然而可悲可嘆者,如此被寄予厚望所培育之人,多數對民間疾苦茫然無知,更有甚者五穀不分。他們自以為高人一等,家中眾人為其辛勞亦是理所當然。
長此以往,待其最終步入仕途後,所能成就者,恐無非又是一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只知曲意逢迎的昏官耳。
我以為尚需使讀書人投身實踐活動,譬如親身感受農耕勞作等,使其知曉百姓之艱苦。
其三嘛,不妨設立若干行之有效的獎勵機制。對於那些在學業以及品行修養方面都表現得極為出色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與嘉獎。這不僅能夠激發他們繼續努力進取的動力,更能在書院內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作用。其他同窗見賢思齊,自然也會紛紛效仿,從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比學趕超的優良學風。”
寒風聽後,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修文,你的建議很好。本王會將此事上報給父皇,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支援。”
不僅如此啊,這第二點對於那些當官的人來說同樣可行!
寒風唇角上揚,彷彿他已見到一群官員們正在田間辛苦地勞作著。
他們一個個愁眉苦臉、滿腹牢騷,但又迫於無奈只能乖乖聽從命令去做事的畫面。
楚修文心中一喜,他知道,只要寒風能夠說服皇帝,這場教育改革就有希望實現。他相信,未來的讀書人一定能夠重拾氣節,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旁的雲朗打量起身邊的書生來,暗想鴻儒之士此刻就要開始發揮他的作用了嗎?真是不錯!
此時墨六來稟:
“主子,都收拾好了,可以出發了!”
“嗯,修文,那咱們現在就啟程吧。”寒風輕柔地說道,牽起楚修文的手,朝著門外走去。
“好。”楚修文任由寒風牽引著自己。
他心中瞭然,自己邁出這一步,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或許前方等待著他們的是無數人的質疑聲浪,如洶湧澎湃的海浪般鋪天蓋地而來;又或者會遭遇敵人兇狠凌厲的攻擊,如同狂風暴雨般無情肆虐。
甚至有可能他楚修文最終一無所有,只能以悽慘悲涼的方式結束這一生。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退縮之意。
因為在他內心深處燃燒著熾熱的火焰,那便是對心中摯愛之人深深的眷戀,以及對於崇高理想執著不懈的追求。
這份愛與信念給予了他無窮無盡的勇氣和力量,讓他能夠毅然決然地面對即將到來的重重艱難險阻,毫不畏懼!
此次因楚修文這書生相隨,眾人便不再騎馬,改乘馬車前行。
而遠在京城的龍凌澤得知龍逸塵離京的訊息後,又探得龍銘宇兩耳不聞窗外事,果真在專心抄書,頓時怒不可遏。
他那陰翳的臉上浮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