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袁坤罡算定雨訊 沈善信巧獲天機(1 / 2)

小說:明月照關河 作者:黃邪老

衛照臨猜得一點都沒錯。勤政殿內,貞道帝看著沈山,沈山低頭不語。還是貞道帝先開口,厲聲問道:“沈司督,真的不是人為爆炸的?”

沈山死氣沉沉回道:“回陛下,微臣、大理寺卿及府尹均親到現場查勘,確實無人為痕跡,發生這麼大的爆炸火災,也就是火油可能造成。可現場毫無半點痕跡和氣味。眾人一致認為因天氣燥熱引起火災。”

貞道帝心裡不舒坦。這兩年來,太子皇寺遭刺殺、衛抱陽京城被劫殺;突厥去年底越過陰山,燒殺搶掠,動作越來越頻繁,力度也越來越大;黃河汾水爆發洪災,傳來救災錢款出現紕漏;京城又發生大爆炸,沒有一件事令他稱心。貞道帝無奈擺擺手道:“罷了,好在無人員傷亡。監視了這麼多年,毫無資訊,這些人就撤了吧,分配到別處。不過要事先做好準備,你還有事情要辦。”沈山應聲是退出,已是一身冷汗。

京城連日的兵荒馬亂沒有影響衛照臨的心態。她現在心情舒暢,腳步輕鬆,哥哥平安,心患移除,該是出走的時候了。她正在規劃行程,打點行李物資及挑選隨行人員,準備八九月份天高氣爽之時出發,一路遊玩,吃喝玩樂,飽覽大好河山,縱享人間煙火。衛照臨哪裡知道一把針對國公府的利劍正在無聲地刺來,國公府差點遭到滅頂之災。

大水過後必有大旱,七月流火。自寒食節過後,中原大地滴雨未下,太陽像一隻怪獸炙烤著這片土地,要將世間每一滴水珠化致水氣,帶入浩渺的天空,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與十五年前的七月何其相似。洪災剛過,乾旱又至,人們在焦急地等待著一場及時雨。

在勤政殿,貞道帝滿面愁容,坐立不安,不耐問袁坤罡道:“國師,你怎麼看?”

袁坤罡鎮定自若,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平淡道:“回陛下,物極必反,至剛必柔,氣發必雨。陛下勿念,不日有雨。”

貞道帝心似稍安,悵然道:“國師,寡人記得十五年前的七月天氣也是如此,國師斷定有雨,寡人相信這次同樣會天降甘霖。”

袁坤罡安慰道:“陛下,無需憂心,恩澤之雨正在到來,將福及大地。”

從宮內出來,袁坤罡向欽天監走去,經過慎行司的時候,看到司督沈山站在門口,便好奇道:“沈司督,難得有閒情呀。”

沈山古井無波道:“不瞞國師,天氣實在太熱,心情煩躁,不做事也是一身臭汗。在下深知國師通天本領,所以想問問何時京城有雨,以緩解人之焦情和地之旱情。”

袁坤罡眉頭高挑,性情頓起,自信笑道:“司督謬讚。貧道日觀太陽,夜觀星象及月移,結合京城多年氣候資料,十五日子時左右,必狂風暴雨,一洗舊塵,天氣隨之涼爽。”

沈山施禮淡道:“多謝大師,在下再熬等幾日,靜待那風雨。”於是進了衙門。

袁坤罡也走進了欽天監,滿頭大汗。他洗了把臉,喝了杯茶,定了定神,這時他就感覺沈山今日話語有點多,這人朝堂都知道,惜字如金。雖兩衙門相靠,但平時相遇也就是點頭之交。聽沈山說話最多的一次還是十五年前七月天降大雨的那個晚上。那個晚上國公府誕下龍鳳胎。

袁坤罡仔細把沈山說的話想了一遍,有點後悔了,汗又下來了。他不該準確說出下雨的時間,“月黑風高夜,殺人越貨時”。那針對誰呢?袁坤罡不禁想到國公府那個被退婚的孫女,這麼多年來他只得到退婚和落水的資訊,再無任何訊息,現在都不知道是生是死。不過他相信師兄的話,應該沒事,不知道這次慎行司是不是針對國公府。算了,還是師兄說得對,順其自然自成道。

國公府和別的人家一樣,一個字,就是熱。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衛照臨的好心情。最令衛照臨高興的是舅舅按照自己描述的節氣時間、地理條件和栽培方法,在洛州找了一處地方種植棉花(此文以後把白疊子稱為棉花);用棉花織布也取得了成功,還給衛照臨帶來了幾件衣服,雖然有點不合身,短了一節,可能舅舅也沒想到自己長得這麼高,但比麻製成的葛布舒服多了,夏天在家穿問題不大。

她還給王嬤嬤、白檀一人一件,她們合身,主要是他們比自己矮了一頭,衛照臨現在身高有一米七三了,估計還能長兩公分,她對現在的身高很滿意了,不能再長了。

王嬤嬤滿臉笑容道:“這衣服穿著舒服,透氣,吸汗,不膈應人,比麻布好得太多。小姐,老奴沒啥念頭,就想小姐能不能到時直接讓他們送布過來,老奴給你們、幾老和自己多做幾套,這布老奴著實喜歡。”

衛照臨也是高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