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開始,周山長起身高聲道:“今日,王小友前來,老夫著實高興。小友送於老夫的春茶和白酒,都是上等精品,市面難得一見,小友用心了。老夫借花獻佛,今晚就用小友帶來的美酒招待大家。來,大家就這明月清風,共飲一杯。”眾人一飲而盡,都稱此酒難得。
衛照臨也不做作,爽朗道:“俗話說,茶要新,酒要陳,寶劍贈英雄。小女也是機緣巧合得來的。小女也不知山長喜好,山長稱心,小女心慰。”
周山長欣慰道:“這茶和酒老夫都看了。茶是清明雨前茶,酒是四年老陳釀。尤其這酒,封條上寫的日期是貞道十九年九月。而市面上一年多後才有白酒出售,小友不簡單。這酒茶甚合老夫心意。小友,來,再乾一杯。”
衛照臨趕緊欠身明道:“小女不勝酒力,這杯喝完,還請山長饒我隨意。”
周山長也不糾纏,痛快道:“好,酒老夫不強求。想那年在京城,無意見到小友半副楹聯和一首登樓詩,才與小友相識。而在望江樓楹聯評比會上,小友給出下聯,而那首雪梅詩驚豔四座。你那日頭戴帷帽,身穿麻衣,再加上你以詩聯抵飯資,眾人皆以為你家境貧寒,出身低微,今日一見,才知錯識。而元夕詩會,一老者寫了首《漁家傲 元夕》奪得魁首,氣壓萬才,而臨行時那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更是驚呆我等。那是老夫在京城過的最高興、最精彩的一個元日。佳句難覓呀。”
見談到詩詞歌賦,眾人興致甚囂塵上。一教習接過話題,興奮道:“山長,在下去年到京城行遊,也到了望江樓,遊人眾多,而一橋之隔的花滿樓也是人氣鼎盛,雖為花樓,但門前的那副楹聯氣勢也不遜他樓。而樓內懸掛的《鷓鴣天 花滿樓》更是令人回味無窮,無人能將花樓寫得如此委婉又如此霸氣。而後來又有一書生為贏得花滿樓酒,寫了首《花酒花滿樓》詩,更是將這花樓和酒推上了巔峰,風頭直壓望江樓。現在若到京城,這兩樓是必遊之地。”自從花滿樓賣這白酒,國公府裡的人都知道這花滿樓的聯詩詞都出自小姐之手。
而另一教習也是當仁不讓,聲調高起道:“山長,皇家落雪寺也可值得一看。說是去年清明時節,有位姑娘因詩得到佛浸泉水,有人說自建寺以來,從未見人得過這佛浸泉水。這姑娘還給寺院寫了副楹聯,展現皇家威嚴與恩情,深得了然大師賞識。據說這位姑娘還會醫術,在大雄寶殿前用奇怪的方法救了定國公的孫子。”
周山長看了眼衛照臨,笑道:“這恐怕是出自小友之手吧。”
衛照臨欲說,白檀已欠身悅色道:“山長及各位夫子,落雪寺詩聯正是出自我家小姐之手。小姐知曉家中老人甚想佛浸泉水,於是就寫詩得泉水。在大雄寶殿前,一男孩因貪吃燒雞,被雞骨卡喉,小姐救之。可誰曾想這寺中方丈有點纏人,求小姐賜聯一副,以彰顯皇寺氣勢,再加上圍觀人眾相言,於是小姐又寫了副楹聯。”白檀跟小姐久了,言語和膽識也是節節攀升,怪不得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吳老及教習等人一聽,心中更是敬佩。周山長讚歎一聲道:“沒想到小友,除了詩詞過人,還會醫術救人,大善呀。”
衛照臨平靜解釋道:“山長過譽了。小女自小身體病弱,就跟府醫學了些許醫術,而府醫恰巧知曉此症解法。哪知那日竟然用上此種急救方法,佛祖保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衛照臨就問周山長道:“山長,小女今日下午逛了下書院,怎麼感覺這書院有點像寺廟呀。”
周山長目投遠空,思緒飛飄,點點頭道:“不錯,嵩陽書院前身就是一寺廟,叫嵩陽寺。漢武帝還曾到此寺一遊,將寺中三株松柏賜名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後來連年戰亂,好多文人雅士一為躲避戰禍,二也為找一處學習和交流場所,於是就彙集於此。現門前楹聯據說也是一此地太守來寺中避難時寫的。後來局勢安定,朝廷就把嵩陽寺改為嵩陽書院,專供學子讀書,而僧人等另遣他寺。現書院山門、先聖殿和藏書樓就是原寺門、大雄寶殿和藏經閣改建而成。所以小友才有書院是寺院之感覺。”
衛照臨也不無感慨點點頭道:“不是熟悉此地地理人文,恐怕寫不出這氣吞山河的山門楹聯。”
周山長也是感慨萬分道:“是啊,這山門楹聯確實氣勢非凡。但老夫認為作為書院、國學、學堂和私塾的目的是教書惠人,育才於民,不在乎氣和勢。小友認為呢?”
衛照臨想了想,自己心裡還真沒底,於是真誠道:“山長有理。小女是初次見識書院,對國學、學堂也無瞭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