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回 軹關陘以孔當道 風陵渡斷文識人(1 / 2)

小說:明月照關河 作者:黃邪老

衛照臨狂奔南下,把平安城拋在腦後;已出家門,很多事想了也沒用,不如肆情瀟灑,享受三月大好春光,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千山花。

三月中旬的燕趙大地也已一片春色盎然,草長鶯飛,柳綠水明,盡顯活潑生機。作為中原腹地的大動脈,黃河冰凌消融,渾水奔流,孕育著這片土地,使其繁花似錦,物產豐饒,待烈日來臨,將麥香飄飄,碩果累累。儘管此時的黃河以北的寒肅之氣未盡消除,太行山之雪仍斑駁可見,暖風中仍裹挾著塵沙,但抵擋不住人們對春的渴望。大家競相出門踏春,結伴而行,賞花問柳,遊山玩水,祛除一身寒氣,吸納明光暖流,貪婪擁抱短暫的大好春日。

對於一個十六年從未出過遠門的人來說,喜悅興奮的心情可想而知。衛照臨和白檀如此,兩個護衛也是如此。受交通條件和觀念限制,古人除了行商、做工、遊學等,一般不會出遠門,或即使出遠門次數也很少,他們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父母在,不遠遊”。

一天騎馬下來,衛照臨感覺有點慘,屁股和兩條腿受不了。要不是王嬤嬤事先給她準備了棉墊和護腿,估計半天她都堅持不了,薑還是老的辣。但不騎也得堅持騎,以後騎馬的日子多著呢。

這次出行,衛照臨打算按劉先生的行遊路徑,即南下伍城縣,過軹關陘到龍門渡,然後南下蒲津渡、風陵渡,過黃河到潼關,再東至洛州和陽城郡,然後沿黃河南岸東行,直至到達青州,與舅舅王玄會面。衛照臨主要想在途中看看軹關陘、風陵渡和潼關,所以選擇了這條路線。

沒兩日一行人過了伍城縣,就來到了懷州,懷州有月山客棧。衛照臨決定這次就住月山客棧,肥水不流外人田,一護衛已前去訂好了房間。衛照臨來到客棧一看,就是一大戶人家,只不過院子挺大的;黃土築牆,一溜磚石平房,前面客房,後面車馬院,在這大山邊上,要想多好是不可能的。

衛照臨進到客房中看了看,還不錯,乾淨整潔,整齊規範,基本用品齊全;尤其是夥計態度很好,服務到位,給人賓至如歸的感覺,應該培訓過。這是目前離黃梅村最遠的一個月山客棧了。她這次沒亮腰牌,就是想看看月山客棧到底咋樣,現在放心了。她沒見到印刷事務處,估計這兒比較窮,讀書人有限。這座客棧是目前黃梅村獲取軹關陘情況的主要來源。四人住了一宿,第二天大早就啟程趕往萇平縣。

到了萇平縣就到了軹關陘的入口,其實在這兒直接南下過孟津渡就可到洛陽了。衛照臨從劉先生送來的資訊中得知,在軹關陘途中需住一晚上。

第二天清晨衛照臨一行向西出發,走了十來裡就到軹關。過軹關要檢查告身,就是路引、身份證,其實到每個州縣都要查。衛照臨的告身是舅舅王玄給她辦的,叫王聞天,幽州人士,是一商戶的女兒,但父母及哥哥皆亡。

王玄為了她的假告身,費了一番功夫,卻也無巧不成書。王玄的一個相熟的幽州商家叫王策,妻子叫劉蓮,兒子叫王建,女兒名字恰巧叫王聞天,和衛照臨的年紀也差不多大,還叫王玄一聲伯父。

一年底,王策帶著妻兒回老家幷州探親,在過太行山途中被劫匪所殺,其女王聞天因身體多病被留在家中而躲過一劫。但此女子在聞父母哥哥皆亡後,竟病情加重,一病不起,王玄還對她多加照應,但最終撒手人寰。恰好王玄在替衛照臨找假告身,突發奇想,對商友之女的死訊秘而不發,暗中厚葬,以衛照臨取而代之,繼續活在世上。

前面已有好多人在排隊等檢,衛照臨也下馬排隊蠕行。檢查完告身後,衛照臨一行進入軹關,古人誠不欺後人,“關當孔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踏上陘道,才知道如其名,極其狹窄,僅容一車透過,“軹者,車軸之端也”。

軹關陘,太行八陘第一陘,位於王屋山和中條山之間,地勢險要,兵家必爭,尤其是中原與三秦出入之要道,在此發生的戰爭罄竹難書。“愚公移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王屋山,老少皆知,小學時就讀過,彰顯我中華民族不屈苦難、力劈山兮之精神。陘道上積雪正消,泥濘不堪,車馬時陷不走,路人睏倦難行,天黑了眾人才到白水縣,怪不得一大早就要從萇平縣出發,不然你沒法到達白水縣,只能在途中過夜了,那種滋味可想而知。

書不贅述,衛照臨一行過白水縣,經曲沃縣,一路向西到達龍門渡。龍門渡的上游即為壺口瀑布。黃河在壺口突然收窄,巨浪滔天,急瀉而下,形成壯麗奇觀。而到了龍門,河道豁然開朗,水勢變緩,一路南下,吞納渭水,“潼激”華山。衛照臨這次不打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