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國公府送別先生 勤政殿眾說詩聯(1 / 2)

小說:明月照關河 作者:黃邪老

次日卯時(五點),平安城城門已開啟。國公府落楓院燈火通明,寒氣襲人。衛照臨、國公爺幾老、歷尤、白蘇和白檀都來相送劉先生。

劉先生眼含淚光,不捨道:“這近一年半來,先生最大的幸事就是遇見了小姐,也是先生最愉快的時光。我走之後,國公爺等諸位要呵護好小姐。”

國公爺也是語氣深沉道:“劉先生,你放心,這個自然。你只需在外辦好事就行,其他無需牽掛。”

衛照臨情緒倒還好,軟語道:“相聚時歡,但終有一別。先生無需傷懷,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先生此去,路途遙遠險惡,人身安全為第一,若遇不測,保命為先,走為上策。其他不過是浮雲。”

劉先生看著衛照臨,語氣誠懇道:“小姐想得通透,我必將護好自己,不負小姐囑託。”

衛照臨點點頭道:“弟子開智很晚,直到去年幸得先生開蒙。先生相教的每個字,每個筆畫,以及考教作詩,如今都歷歷在目。不念先生是假,但人總要向遠處看,老虎總要離巢,大鵬總要展翅,潛龍總要飛天。以前弟子寫的都是詩,此次弟子就寫一首詞贈別先生。”

劉先生轉悲為喜道:“好,這是小姐贈先生的最好禮物。”

這文人一聽說詩詞,就兩眼發光,忘卻很多事情,包括憂傷。於是衛照臨就寫了如下這首詞。

浣溪沙 送別先生

離別何須把酒愁?明月移照千萬裡,人間無處不清輝。

灞橋折柳送君意,且化春風伴君行。霞光灑滿平安城。

劉先生聽完後笑道:“好,還是小姐會勸解人意。明月照你我,春風伴我行。國公爺、小姐及諸位,劉某就此別過,望各位珍重,來日再相聚。告辭。”於是進入馬車,離開落楓院向平安道駛去。

衛照臨等人目送馬車離去,無言沉默,各自散去。這是府中第一個離去之人,也許以後此種場景還會重現。親近之人離去總會有失落之感,包括衛照臨,孰能無情?

而這幾日,貞道帝總感覺朝堂論事前,大臣們有些躁動,他也不知為何。在書房昭文閣,貞道帝感覺可能外面發生了什麼事,但絕對不是政事,若是政事肯定有大臣奏稟。於是他就問毛福生道:“福生,最近外面有沒有發生什麼大事?”

毛福生一愣,略思回道:“回陛下,奴才沒聽到有什麼政要大事,就是最近京城文壇發生了一件轟動之事。”

貞道帝輕皺眉頭,疑問道:“文壇轟動之事?說來聽聽。”

毛福生恭敬細聲回道:“是,陛下。這還和望江樓有莫大的關係。”

貞道帝一聽,有點意思,聲調提高道:“怎麼又和望江樓扯上關係?”

毛福生仍是輕聲細語回道:“回陛下,這望江樓前幾日舉辦了一個楹聯評比會,周山長和馮祭酒都參加了。現在整個京城都在熱議望江樓的詩聯。說望江樓在整個大周有四個第一。”

貞道帝一聽,這周山長就是皇家邀請也不一定參加此種宴會,為何這次來京就參加了一個酒樓的楹聯評比會呢。望江樓他一年也會去一兩次,換換口味,就是環境好些,飯菜好些,條件好些,也沒感覺特別的。這望江樓雖然是他皇家的,他都不知道望江樓楹聯評比會的事,更談不上請周山長了。那就是三皇子了,他有這麼大能耐?還有望江樓四個第一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貞道帝越想就越覺得稀奇,便急道:“毛大太監,快說來聽聽。”

毛福生躬身笑著回道:“是,陛下。這望江樓門柱上原來有副楹聯,大家都很熟悉:文武賢人,瓊宴留客晚;古今玉液,香醇聚情濃。後來被人改為: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下聯:攬月山,攬月遊,攬月山中攬月遊。月山萬年,月遊萬年。此聯氣吞山河,勢壓各樓,於是成為第一樓聯。後來又得一詩喚作《登望江樓》,成為第一樓詩;在評比會上又有一人作雪梅詩,成為第一雪梅詩。奴才聽聞這兩首詩更是立意高遠,驚為天人。但奴才學識淺薄,記性不好,沒記住。有這三個第一,望江樓自然也成為大周第一酒樓了。”

貞道帝靜靜地聽著,心似熱水沸騰,震驚無比。這樓聯如此氣勢,非常人能作出。這大周竟然出現瞭如此多的文壇賢人,他一點也不知道。怪不得這些大臣在朝前私下議論紛紛。於是大聲吩咐道:“福生,把李尚書、陳邦、周山長、馮祭酒還有那望江樓掌櫃都叫到勤政殿,寡人有事要問他們。”

毛福生應道:“是,陛下。”

一個時辰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