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過去,五月來臨,夏季已至,暑氣漸濃,花草遍開,作物正盛。人們開始穿上單衣,世間一片繁忙。
這日,華老來到功道堂,左手抱書,右手拎罐。衛照臨現在基本都在武寧院功道堂做事了,一看華老來了,且拿著東西,就知道她要的東西好了,便欣欣道:“華老請坐,先喝杯茶消消暑。”
華老也不客氣,放下物品,拿起茶杯,一飲而盡,祛了些暑氣,暢快道:“多謝小姐,這綠茶正合暑天飲用,也是小姐的才學才能製出。今日老奴前來就是為小姐前幾日所託之事,醫書和麻沸散。”
華老先把五部醫書給了衛照臨。衛照臨一看這五部醫書書名,就知華老是費了心思的。第一部書叫《脈經》,王叔和編撰。這《脈經》學醫的人都知道,但現代除非是專門學中醫的人知道怎麼把脈,其他的醫生基本只聞其名不知其行,包括衛照臨。第二部書叫《本草經集註》,陶弘景撰,估計是叫人識別草藥的。衛照臨知道幾種常見的草藥,但曾作為一名外科醫生主要和手術器械及西藥打交道。第三、四部書兩部書都叫《經方小品》,為其第六和第七卷,作者陳延之,顧名思義是講中醫藥方的了。衛照臨也僅知道幾個中醫藥方。第五部書叫《肘後備急方》,是東晉醫學家葛洪寫的。
華老正襟端坐,捻鬚講解道:“這第一部書《脈經》是東漢太醫令王叔和集前人脈學之所長而編制,到現在為止最為完整的脈書。全書共十卷,九十七篇,篇幅精簡,易於學習。第二部《本草經集註》為茅山宗陶弘景編撰,集前人草本七百餘種於一書,草藥齊全。第三部《經方小品》是陳延之編寫,全書共十二卷。老奴拿來的是第六和第七卷。第六卷為治傷寒溫熱病方,第七卷為治女子之病方。最後一部《肘後備急方》是東晉葛洪編的,他是個道士,也是個醫者。這部書裡記載了一些常見病症的簡便療法和急救療法,還描述了一些奇症異病狀況。所謂‘肘後’,就是方便急救的意思,所以又稱《肘後救卒方》。”
衛照臨對中醫只是皮毛了解,華老是行家,欣然點頭道:“華老費心了,我先閱書,有疑惑之處還請華老不吝賜教。還有華老你這罐裡是……”
華老神情一振,悠然道:“小姐,這是老奴所制麻沸散,也不知藥效幾何。”
驚喜終於等來了。衛照臨不管醫書了,熱切道:“華老、白檀帶上麻沸散、紙筆墨和茶盞,隨我去找聶伯。”這華老和白檀有點詫異,難道這藥是給聶伯用的?聶伯最近也沒聽說生病呀。
三人來到管事室,衛照臨急切問道:“聶伯,上次買的兔子養在何處?”
聶管家一臉懵懂,隨口答道:“回小姐,在落楓院。”
落楓院位於國公府西北角,為護院辦事、住宿之所。這落楓院與內院和後院不直接相通,可透過武勝院與之相通一側門經過武勝院才能進入內院,或經前院進入內院。以前國公府護院高達三十餘人,現在剩下不到十位。這偌大的落楓院就空出了很多地方和房間。於是聶管家就把製鹽、炒茶等場所就放在這裡,兔子也養在這兒了。
眾人來到前院,經僕人住所邊一門進入車馬道,一路向西就來到落楓院。院中一株高大楓樹,故此院取名“落楓院”。聶管家將眾人帶到兔舍,兔子養得活蹦亂跳。
衛照臨先在紙上畫一表格,四橫四縱十六格,第一橫欄四格中從左到右分別寫上序號、倒時、昏時和醒後;最左縱欄三格自上而下寫上一、二和三。
華老一看這表格,就好奇問道:“小姐這表何用?”
衛照臨不慌不忙解釋道:“華老,這表是來記錄用的。這橫欄‘倒時’表示兔子吃藥後多長時間倒下,‘昏時’就是表示這兔子昏迷多長時間才能醒來。這‘醒後’主要記錄兔子醒後的狀態。這縱欄一二三既表示兔子的編號,也表示藥的數量。即第一隻兔子灌一杯藥,第二隻兩杯,第三隻三杯。本來想帶個浮漏來,但想想太麻煩,這時間就估算一下。”
華老一聽就明白了,這是拿兔子試驗藥效呀,欣慰道:“也只有小姐想到此種妙法。”
衛照臨進一步引導說道:“華老,別的藥也可以這樣先試驗,然後改進,最後用到人身上。現在我們開始。”
於是衛照臨抱兔,白檀敲開兔嘴不讓閉合,華老灌藥,第一隻一杯,以此類推。結果最後編號為三的兔子最先倒下,當然昏迷時間最長。有效果。衛照臨心裡有了底,有這麻藥,一般的手術就有保證,不然病人沒病死,也被手術疼死了。
其實衛照臨今日只想知道這麻沸散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