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回 黃梅村描繪藍圖 飛狐峪辭賦太行(1 / 2)

小說:明月照關河 作者:黃邪老

最後,衛照臨總結陳詞道:“各位,今日齊聚,都知道了各項章程。這裡我想強調幾點。一是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我們一定要轉變觀念,不能人治人,而要制治人。在黃梅村,所有人無卑賤,只有從事職能不同,自即日起,黃梅村總務商行內部任何人不得行跪禮,不得以奴婢、老奴、草民等低賤稱呼自己,同時也不能以老爺等名稱高稱自己,並傳達到每個人。二是我們要制定宗旨,就是解決我們齊聚一起究竟要幹什麼的問題,每個人回去都要好好想想。我們要制定約束機制,就是要目標明確,權責對等,有功必獎,有錯必懲,要做到公平公正。這些條理及機制都要用大白話寫出來,讓每個人都能看得懂。三是人才是成功的關鍵,隨著我們事務不斷擴張,各方面人才短缺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我們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各位若有相識真才實學之人,文采也好,武能也罷,只要有一技之長,不論出身,無關門第,都可招攬。但必須要遵循黃梅村之各項規定。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擰成一股繩,不會成為一盤散沙,我們才會達成既定目標。今年是我們相聚會集之年,也是承前啟後之年,更是團結奮進之年。四是待太行積雪消融,我將立即啟程前往青州,要尋找一處佳地,成為發展之根基。黃梅村地處太行要衝之地,若邊境戰亂紛起,黃梅村將遭受不可預知的災難,可以失地,不可失人。所以尋找安全之地將是今年當務之急。各位,春天已經來臨,繁花又將綻放,我等一定要有時不待我的勁頭,胸藏溝壑,提前謀事,共迎晴日到來。”

衛照臨的總結都很直白,沒有之乎者也,其實她也不會之乎者也的說話,就讀了那幾本古書。眾人倒覺得條理清晰,層層有序,直擊重點。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衛照臨及眾人就宗旨和制度制定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商討、編制、修改、完善和定稿,忙得頭昏腦脹,這才知道文筆工作真不是好乾的,有時比練武還累,費腦呀。同時編制了急救醫法手冊,如骨折、溺水、中暑、創傷、燒傷等等,親自傳授給各骨幹要員,然後向下教授,做到每人都會。

衛照臨不瞭解秋遊醫秋風子,私下特意問了一下他的經歷情況。哪知不問還好,一問秋遊醫就淚流滿面,把自己的人生經歷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衛照臨。衛照臨聽完也是感嘆萬分,每個人都不容易,於是道:“秋老,不必感懷,吉人自有天相,且不負有心人,高公子會沒事的,重聚之日會有時。”秋遊醫擦淚點頭。

而最後確定黃梅村總商行的宗旨很簡單直白:同甘共苦,保護家園。搞些高大上的口號不合時宜。各種制度和條例也有大幾十條,多為軍中條例。隨後就是傳達貫徹和釋疑,讓每個人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怎麼幹,為誰幹。可以講,黃梅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太行山寒意漸消,積雪正融,衛照臨準備出行。賀拔嶽三人也從太行山提前下來了。這次隨行的有陳慶之、賀拔嶽、韋孝寬、諸葛明、白檀、耿忠、申豹以及陳慶之的十個護衛。陳慶之去年因楊大眼事情回家未成,這次隨衛照臨一起到青州,然後至嵩陽書院,最後回楚國。他身負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招募人才,運輸司司長一職暫由斛律光代行。李乘風現在邊學邊忙,腳不著地,是帶不了。起初衛照臨連白檀也不想帶了,到處缺人,還是陳慶之和劉疾憂等人勸說小姐身邊沒個跟隨的女子不方便才帶上。行程也規劃好了,先到空中草原看一眼,經飛狐陘直達滄州,然後到青州。

離別的日子到來。眾人將衛照臨送至飛狐峪口,這次準備從飛狐陘進入空中草原。來到峪口,衛照臨鄭重道:“諸位保重,就此別過,來日再見。”

劉疾憂動容道:“小姐,這一別又不知何日才能重逢。此去,小姐心有打算,必將有所謀定。在黃梅村近半年的時間,小姐和我等一起謀事、行事和商事,使我等的思路和眼界開闊不少,很多想法聞所未聞,真是捨不得小姐離開。但正如小姐所言時不待我,唯進才成。這巍巍太行,行經艱難,離別甚惜,想必小姐頗有感慨吧。”

衛照臨聽到劉先生這麼一說,確實勾起她行經太行山的回憶。自去年離開平安城,衛照臨一路行沿太行山東側,然後來到南邊,過風陵渡到達洛陽,看到了太行山的雄偉壯麗,也想到了它的殘酷無情。自古北方部落南下中原,太行八陘是繞不過的坎,在這裡發生的戰鬥多如牛毛,數也數不清,哪個關隘和陘道不是血流成河,白骨成堆;就是近代也是如此,平型關大捷、狼牙山五壯士至今記憶猶新,血肉身軀,壯我山河,催人奮進。太行山,血染之山,英雄之山,誰無感慨。

衛照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