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抓鬮(1 / 2)

電視買了沒幾天,老許家又發生了一件事。

許德和許新忠爺倆又打起來了。

秋收過後,許德在家等著許新忠來給他送糧食,結果許新忠遲遲不上門,許德沒辦法,只好親自登門去要。結果許新忠說:“之前分家不公平,我要重新分。不然糧食我就不給你。”

許德暴跳如雷,“你跟老子講什麼公平,你又憑什麼跟我要公平?你兄弟媳婦幹了多少活,你媳婦幹了多少,你心裡沒點數嗎?人家多孝順,你們兩口子是什麼玩意,你們自己不清楚嗎?”

分家以後,這個大兒子一家再也沒管過他們老兩口任何事。二兒媳婦每天給他們洗衣做飯,伺候得好好的,他們當然偏心,這有什麼問題?

但是,任他磨破嘴皮子,罵的嗓子冒煙,許新忠就是不給他糧食,條件只有一個,他要和許新民交換住宅。

說起來,許家族群在村裡的地理位置是很好的,位於村子的正中間不說,門口的那條路是全村最寬、修得最好的一條路,是全村唯一的一條柏油路,也是附近幾個村子唯一的一條。雖然修的質量不是很好,而且已經被踩得有點坑坑窪窪,不是那麼平整了,但是,這條柏油路的牌面還在。只要提到南辛莊街上,指的就是這一條。

這條路是在70年代修的。為什麼在這兒修呢?因為南辛莊是附近幾個村子裡最大的一個,而這條路,原來是一個社員們自動自發聚集的農村大集。

每隔五天,附近的社員會在這裡聚集,出售(交換)自家的農副產品。後來,人民公社為人民服務,就把這條路修成了柏油路,大集的規模越來越大,人也越來越多。

後來,經濟放開之後,來這個大集賣東西的人越來越多,賣的東西越來越多樣化,來趕集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出現了一些職業小攤販,到處趕集賣東西。

這兩年,這些小攤販已經引起了鎮上工商所的注意,每個月都會來大集上收一次稅。

小攤販們對這幾個大蓋帽簡直討厭極了。

但是沒關係,還有讓他們更討厭的。

1988年春天,許新安出了一個餿主意:收服務費。

這些小攤販在他家門口擺攤,他給他們提供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板凳、熱水,甚至如果你想吃點熱乎的,還能把家裡的爐子借給你煮個面。

每個小攤每次收費5毛,收費範圍就是自家後院牆到前院牆,誰家的地方誰收。

許新安家的宅基地不算大,一共也就能擺10個小攤,每個大集能收5塊錢。當然了,有的小攤販特別愛講價,能把價格殺到4毛,那就少收一點。

他這個主意一出,整條街上大集範圍內的人家以最快的速度達成了一致,並且堅決立刻開始實施起來。

小販們一開始還不太樂意,每次收費都得嘰嘰歪歪扯皮半天,後來就習慣了,而且感覺還不錯。他們能喝上熱水了,不用自己帶板凳了,餓了還能用主家的鍋做飯,天氣太熱的時候能到主家大門洞底下乘涼,有時候看見大蓋帽來了,攤子一兜還能進主家去躲一躲。躲過去了,就能省個兩三塊錢。

以前大集結束了以後要收拾殘局、打掃衛生,現在也不用了,主家自己會打掃。

習慣了以後,大家就覺得這樣也挺不錯。

就這樣,住在大集範圍內的人家都有了進項,這其中,自然也包括許新民一家。分家的時候他們沒挪窩,依舊和許德住在一個院裡,他家範圍內的攤位費,自然都進了許新民的口袋。

許新忠為此而眼紅,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他想要和許新民交換住宅,由他去收那個攤位費。

許德不同意,許新忠就不給糧食不給錢。

許德帶著小兒子和女兒女婿打上門去,從許新忠家裡把糧食搶走了。

李雲香氣急了,開啟了罵街技能。每天傍晚就到許德家門口破口大罵,罵的都是許聰聰聽不懂的詞。

許聰聰問她媽:“什麼叫破鞋?”

鄧念英:“……”

許聰聰又問:“什麼叫有一腿?只有一條腿嗎?二爺爺有兩條腿呀!”

鄧念英:“……”

許聰聰還想問,鄧念英趕緊把人拖走了。“別聽她胡唚,你這個大嬸子,嘴裡沒一句實話,沒一句好話,在那兒瞎編亂造呢。你躲她遠點。這就不是個人。”

你想爭房子就好好爭房子,在這兒編造弟媳婦和老公公的謠言,這要是遇上個心思重的,那是能逼死人的!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