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拿起桌上的水喝了一口。
大媽道:“我侄孫女叫棉棉,今年5-1=*歲。”
“暑假去郊區奶奶家玩。”
“棉棉奶奶家鄰居有一個咻南孩,就是那個蔡何。”
“上個月初一的傍晚,蔡何跟棉棉說,要帶她去一個好玩的地方。”
“剛好那時棉棉奶奶出去買東西,棉棉就跟著蔡何走了。”
“奶奶回家之後發現棉棉不見到處找也找不到,奶奶就趕緊打電話給棉棉爸媽。”
“棉棉爸媽知道後馬上打電話報了警並趕了過去。”
“那個蔡何見到棉棉奶奶急得到處找棉棉的時候,居然能裝模作樣地安慰老人!”
“說棉棉去了村服務中心空地玩耍,玩夠了就回來了。”
“後面棉棉爸媽趕到後也被誤導跑去了村服務中心那塊找棉棉。”
“第二天。”
“因為蔡何是最後一個見到棉棉的人,所以,警-察就去找蔡何問話了。”
“這次蔡何跟警-察說的是他看到棉棉回家了。”
“當時,警-察就發現不對勁了。”
“因為棉棉奶奶家跟村服務中心是兩個相反的方向。”
“在警-察的追問下,蔡何改口說的是先是看到棉棉在村服務中心玩。”
“後面又在廢棄果園那裡看到棉棉回家了。”
“警-察和棉棉爸媽便去廢棄果園附近尋找。”
“好在附近有一戶街坊家裡安裝了監控攝像頭。”
“影片拍到蔡何拉著棉棉走進了果園。”
“十幾分鍾之後自己走了出來,不見棉棉的身影。”
這時,年輕男人,也就是棉棉的爸爸打斷了大媽:“還是我來說吧。”
棉棉爸爸此刻已經情緒已經穩定了,他說:“找到果園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
“我們打著手電筒在雜草堆裡翻找。”
“後面我看到一個角落有個水缸。”
“水缸上有個堆了幾十個磚頭的木蓋子。”
“那時不知道為什麼心裡無比慌張!”
“我去扒開磚頭,蓋子下面是摻著水的沙土。”
“我扒拉幾下就看到了白白小小的手臂。”
“我一把將棉棉提了上來。”
“棉棉被繩索死死地捆綁著。”
“我快速地將她鼻子那裡的沙土用手抹去。”
“撕開粘在她嘴巴上的膠帶。”
“我心裡不斷告訴自己,棉棉沒事的沒事的。”
“用自己能發出最大的聲音,聲嘶力竭不停的瘋狂喊著警-察。”
“我抱著棉棉的時候能感覺到她小小的身體已經有點僵硬了。”
“但是,我還是不願意相信。”
“等到醫護人員過來確認死亡後,我的心就跟刀攪般好痛!”
說到這裡,棉棉爸爸攥緊了拳頭,咬了咬嘴皮繼續說:
“警-察問他為什麼要殺棉棉。”
“你知道他是怎麼說的嗎?”
“他居然說,他沒有殺,他只是在跟棉棉玩遊戲!”
“是棉棉自己出不來,不關他的事!”
“把棉棉綁著,用膠帶封住了口扔缸裡,還拿幾十個磚頭壓著!”
“蔡何居然說是在玩遊戲!”
白瀟打斷了他,問了關鍵問題:“蔡何多大?”
棉棉爸爸扯著嘶啞的哭腔繼續說:
“警-察告訴我們,因為那個畜生犯罪時未滿總角週歲!”
“不能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更讓我氣憤的是!”
“他殺害我棉棉那天,他剛好過總角週歲生日!”
“棉棉還在那又髒又黑的缸裡!”
“蔡何那晚卻開開心心地在家切蛋糕過生日!”
“殺了人之後竟然還能若無其事地過生日!”
“這是人嗎?這分明就是魔鬼!!!”
“我問警-察蔡何都過生日了,不是已經滿總角週歲了嗎?”
“你知道警-察怎麼跟我說的嗎?”
“警-察跟我說刑事責任年齡從過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所以,蔡何當時在法律上是未滿總角週歲……”
“天啊!法律怎麼會有這樣的規定!”
“我問過警-察蔡何要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