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艱難地穿透濃厚的硝煙,灑在滿是瘡痍的戰場上,殘肢斷臂與破碎的兵器散落一地,瀰漫的血腥氣混合著硝煙味,嗆得人喘不過氣。林塵站在城門之上,望著眼前這一片慘狀,心中五味雜陳,疲憊與憂慮交織。
“林大人,敵軍已被徹底擊退,京城暫時安全了。”王猛拖著疲憊的身軀走上城樓,聲音中帶著幾分劫後餘生的慶幸。
林塵微微點頭,目光依舊望向遠方,神色凝重:“王將軍,此次雖擊退敵軍,但那些權貴和邊境勢力絕不會善罷甘休,我們切不可掉以輕心。”
王猛嘆了口氣,看著城樓下忙碌清理戰場計程車兵們,憂心忡忡地說:“林大人所言極是,可我軍也傷亡慘重,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林塵眉頭緊鎖,陷入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立刻清點傷亡人數,救治傷員,同時加強城防,防止敵軍再次來襲。我這就進宮面聖,向陛下彙報戰況,商討後續對策。”
林塵離開城樓,朝著皇宮的方向走去。街道上,百姓們陸續走出家門,望著滿目瘡痍的城市,臉上滿是驚恐與憂慮。看到林塵,眾人紛紛圍攏過來。
“林大人,這場仗打完了,我們以後還會有危險嗎?”一位老者戰戰兢兢地問道。
林塵停下腳步,看著百姓們期盼的眼神,心中一陣刺痛,堅定地說:“鄉親們放心,我一定會竭盡全力,保大家平安。那些妄圖破壞大明安寧的人,絕不會有好下場!”
百姓們紛紛點頭,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林塵看著他們,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徹底粉碎權貴們的陰謀,讓大明重回安寧。
林塵來到皇宮,此時的皇宮內一片肅靜,大臣們早已聚集在大殿,氣氛凝重壓抑。
“臣林塵,參見陛下。”林塵跪地行禮。
朱祁鎮坐在龍椅上,神色疲憊,眼中卻透著焦急:“林愛卿,平叛戰況如何?”
林塵起身,將昨夜的戰鬥詳細彙報了一遍。朱祁鎮聽完,臉色愈發陰沉:“這些逆臣賊子,竟如此膽大妄為!林愛卿,你可有應對之策?”
林塵正要開口,一位大臣站了出來,神色激動:“陛下,此次叛亂雖暫時平息,但林塵推行的革新政策才是引發這場禍亂的根源!若不停止革新,類似的叛亂恐怕還會發生,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林塵心中一怒,看向那大臣:“劉大人,你這是什麼話?若不是那些權貴為了一己私利,勾結外敵,妄圖破壞革新,大明怎會陷入如此危機?革新是為了大明的未來,為了百姓的福祉,絕不能停止!”
劉大人冷哼一聲:“林塵,你口口聲聲為了大明,可如今京城百姓受苦,士兵傷亡慘重,這難道不是你革新的後果?”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支援革新和反對革新的大臣們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林塵看著這些爭論的大臣,心中感到一陣悲哀。他深知,這場爭論的背後,是各方勢力的利益博弈。
“陛下,如今大明內憂外患,唯有革新才能挽救危局。那些權貴的陰謀,不能成為阻礙革新的理由。請陛下明察!”林塵跪地,言辭懇切。
朱祁鎮陷入沉思,良久,緩緩說道:“林愛卿,朕知道你一心為大明,可如今局勢複雜,朝堂之上也議論紛紛,朕需從長計議。”
林塵心中一沉,他明白,朱祁鎮的猶豫意味著革新之路又將面臨巨大的阻礙。但他絕不甘心放棄,大明的未來,百姓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場革新之上。
退朝後,林塵獨自走在皇宮的長廊上,心情沉重。陽光灑在身上,卻暖不了他的心。這時,周大人和李大人匆匆趕來。
“林大人,陛下的態度實在讓人擔憂,我們該怎麼辦?”周大人焦急地問道。
林塵停下腳步,看著兩位好友,神色堅定:“無論陛下態度如何,我們都不能放棄革新。我們要想辦法說服陛下,讓他看到革新的必要性和好處。同時,繼續團結朝中支援革新的力量,與那些反對勢力抗爭到底。”
李大人微微點頭:“林大人說得對,只是我們得儘快找到有力的證據,證明革新的成效,這樣才能讓陛下下定決心。”
三人商議許久,決定深入民間,收集革新政策實施以來,百姓生活改善的例項,同時整理出權貴們的更多罪行,以此來打動朱祁鎮。
接下來的日子裡,林塵等人四處奔波,走訪京城內外的百姓,記錄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在一個小村莊裡,他們遇到了一位樸實的農民。
“大人,自從革新之後,我們的賦稅減輕了,還能開墾更多的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