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塵的悉心輔佐下,朱瞻基將精力投入到國計民生之中,大明在經歷南洋貿易危機後,逐漸恢復元氣,國內一片蒸蒸日上之景。然而,平靜之下,暗流仍在湧動。
隨著農業技術的推廣,糧食產量顯著提升,可糧食價格卻因供過於求而持續下跌。這讓農戶們憂心忡忡,辛苦一年的勞作,收入卻不如以往。一位名叫李老漢的農戶,滿臉愁容地來到京城,找到林塵。
“林大人吶,您可得為我們這些種地的想想辦法。這糧食豐收了,價錢卻越來越低,我們賣了糧食連餬口都難,這往後的日子可咋過喲。”李老漢說著,眼眶泛紅,聲音也帶上了幾分哽咽。
林塵趕忙扶起李老漢,神色關切地說道:“老人家,您先別急,慢慢說。這糧食價格的事,我已經有所耳聞,朝廷定會想辦法解決。您先跟我講講,這低價對村裡其他農戶影響大嗎?”
李老漢嘆了口氣,說道:“影響可大了!大夥都指望著賣糧食換錢,如今這價錢,連買種子和農具的錢都湊不夠,明年的地都不知道咋種。”
送走李老漢後,林塵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糧食價格關乎民生,若不妥善處理,不僅會影響農戶的生活,還可能動搖國家的根基。於是,他立刻召集戶部官員和農業專家商議對策。
“各位,如今糧食豐收本是好事,可價格過低卻成了難題。大家有什麼想法,儘管說。”林塵目光掃視眾人,神色凝重。
一位戶部官員率先發言:“林大人,要不朝廷出面,以合理價格收購糧食,存入官倉,既能穩定糧價,又能充實儲備。”
林塵微微點頭:“這是個辦法,但長期來看,還需拓展糧食的用途。農業專家們可有什麼建議?”
一位農業專家站起身來,說道:“林大人,我們可以鼓勵發展糧食加工業,將多餘的糧食製成麵粉、酒等產品,這樣不僅能消耗多餘糧食,還能增加附加值,提高農戶收入。”
經過一番熱烈討論,眾人達成共識。林塵將方案呈遞給朱瞻基,朱瞻基看後,連連稱讚:“林大人,此方案甚妙,既能解農戶燃眉之急,又能促進產業發展。就按此方案執行,務必儘快落實。”
在林塵的推動下,朝廷開始以合理價格收購糧食,官倉逐漸充實起來。同時,各地紛紛興起糧食加工業,農戶們的糧食有了新的銷路,收入也逐漸增加。李老漢得知訊息後,特意再次來到京城,找到林塵。
“林大人,真是太感謝您了!朝廷的辦法好啊,我們的糧食有地方賣了,價錢也合適,大夥都可高興了。”李老漢滿臉笑容,眼中滿是感激。
林塵笑著說:“老人家,這都是陛下英明決策,朝廷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只要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我們做這些就值得。”
解決了糧食問題,林塵又將目光投向了海外貿易的拓展。他深知,大明的繁榮離不開與世界的交流。於是,他建議朱瞻基派遣更多的商船前往歐洲、非洲等地,探索新的貿易路線和市場。
朱瞻基對此表示贊同:“林大人,此計甚妙。我大明的絲綢、瓷器等在海外頗受歡迎,拓展貿易路線,定能讓我大明更加繁榮。此事就交由大人負責籌備。”
林塵領命後,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遠航事宜。他親自挑選經驗豐富的船長和水手,組織他們進行航海知識和貿易談判技巧的培訓。在一次培訓課上,林塵看著臺下充滿朝氣的船員們,語重心長地說:“此次遠航,任務艱鉅,但意義重大。你們不僅代表著自己,更代表著大明。在海外,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展現我大明的大國風範。”
一位年輕的水手舉手問道:“林大人,我們到了海外,要是遇到麻煩該怎麼辦?”
林塵微笑著回答:“不用擔心,朝廷會為你們提供支援和保障。若遇到問題,先嚐試透過和平談判解決;若對方無理取鬧,也不要畏懼,我們大明水師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在林塵的精心籌備下,商船隊終於揚帆起航。看著遠去的商船,林塵心中充滿了期待,他期待著商船隊能帶回新的貿易機遇和文化交流成果。
然而,遠航並非一帆風順。商船隊在途經印度洋時,遭遇了海盜的襲擊。海盜們駕駛著快船,手持利刃,氣勢洶洶地衝向商船。商船船長迅速組織船員抵抗,同時發射訊號彈求救。
“弟兄們,不要慌!我們是大明的商船,絕不能讓這些海盜得逞!拿起武器,保衛我們的商船!”船長大聲呼喊著,鼓舞著船員們計程車氣。
船員們紛紛拿起武器,與海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