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貿易據點在大明落地生根,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也讓大明的絲綢、瓷器遠銷海外,賺取了鉅額財富。京城的碼頭,滿載貨物的商船揚帆起航,岸上的百姓們歡呼雀躍,眼中滿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林塵站在碼頭邊,看著這繁榮的景象,心中卻隱隱有些擔憂。
一天,一位在貿易據點工作的年輕翻譯小李,神色匆匆地來找林塵。“林大人,我有要事相告。”小李喘著粗氣說道,“我在和西方商人交流時,發現他們對我們的瓷器製作工藝十分感興趣,總是旁敲側擊地詢問,我擔心他們是想竊取我們的技術機密。”
林塵神色一凜,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小李,你做得很對,能察覺到這點非常重要。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巧妙應對,千萬不能洩露關鍵技術。這件事我會立刻著手處理。”
送走小李後,林塵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瓷器製作工藝是大明的瑰寶,凝聚了無數工匠的心血,如果被西方竊取,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緊急召集了工部官員和瓷器行業的工匠代表,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在工部衙門,氣氛凝重。一位老工匠憂心忡忡地說:“林大人,這瓷器工藝可是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絕不能被那些洋人學了去。可他們手段狡猾,我們該如何防範啊?”
林塵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大家放心,我們一定能找到辦法。我認為,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貿易據點的監管,限制西方商人與工匠的接觸範圍;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對一些關鍵工藝進行改良創新,就算他們竊取了部分技術,也難以複製出原汁原味的大明瓷器。”
一位工部官員提出疑問:“林大人,可改良創新談何容易,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
林塵微微點頭:“我明白,但這是保護我們核心技術的必要之舉。我會向陛下申請專項資金,支援瓷器工藝的創新研發。同時,我們要鼓勵工匠們發揮智慧,集思廣益。”
工匠們聽了林塵的話,深受鼓舞。一位年輕工匠站起來,激動地說:“林大人,我們一定全力以赴!這瓷器工藝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絕不讓它在我們手中受損。”
在林塵的推動下,瓷器工藝創新研發工作迅速展開。工匠們日夜鑽研,嘗試用不同的原料和燒製方法,改進瓷器的質地和花色。而在貿易據點,監管措施也更加嚴格,西方商人想要接近工匠、獲取技術變得難上加難。
然而,西方商人並不甘心就此罷休。他們想出了新的辦法,試圖透過高價誘惑個別工匠,讓他們私下傳授技術。一天,一位名叫王二的年輕工匠,神色慌張地找到林塵。
“林大人,救救我……”王二聲音顫抖,“有個西方商人找到我,說只要我把瓷器的燒製秘訣告訴他,就給我一大筆錢。我……我一開始拒絕了,可他不停地糾纏,我怕……”
林塵面色嚴肅,但語氣溫和:“王二,你能堅守底線,非常難得。別害怕,這件事交給我來處理。你先回去,若那商人再來找你,就先穩住他。”
林塵隨即安排人手,暗中監視西方商人的一舉一動。很快,他們就掌握了西方商人試圖竊取技術的證據。林塵帶著證據,親自來到貿易據點,與西方商人代表亨利當面對質。
“亨利先生,這是你們企圖竊取我大明瓷器製作技術的證據。”林塵將檔案扔在桌上,目光如炬,“我們一直秉持著友好合作的態度與你們開展貿易,可你們卻做出這種違背商業道德的事情。”
亨利臉色微變,但仍試圖狡辯:“林塵先生,這一定是誤會,我們對大明的文化只有敬仰,怎會做出這樣的事。”
林塵冷笑一聲:“證據確鑿,無需狡辯。如果你們繼續這樣,我們將考慮終止與你們的貿易合作。”
亨利見無法抵賴,只好服軟:“林塵先生,是我們的不對,我們願意道歉,並保證以後不再犯。”
解決了技術洩密危機後,林塵又將目光投向了國內經濟結構的最佳化。隨著貿易的發展,大明的商業繁榮,但農業作為國家根本,卻面臨著勞動力流失的問題。
林塵來到京城郊外的農田,與一位正在勞作的老農交談起來。“老人家,現在年輕人都去城裡做生意了,這地裡的活兒誰來幹啊?”林塵關切地問道。
老農直起腰,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唉,林大人,年輕人都覺得種地辛苦又賺不到錢,都跑城裡去了。我們這些老骨頭,也快乾不動咯。”
林塵微微皺眉:“老人家,農業可是國家的根基,不能荒廢。我們會想辦法提高農業的收益,讓年輕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