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制數量的因素就是生物基質的餘額,於是楊雨薇 “大方” 地開放了生物基質的貸款業務。
每人最高可以低息貸款 10 萬生物基質,這樣就能直接召喚 20 頭小型德比西,或者 100 頭 2 米級的巴力西卜。要是有一千萬人參戰,那就至少有兩億小型怪獸投入戰鬥。
在碧蘭星緊鑼密鼓地進行備戰時,第四行星的異獸與三大主力艦隊已經交戰了上百次。
太空中的戰鬥與地面截然不同,這裡沒有固定的主攻方向,四面八方都可能有敵人來襲。異獸的數量實在太多了,每次它們發起進攻,艦隊只能邊打邊退,儘量避免被包圍。
一旦被異獸包圍,艦隊就只能忍痛割愛,捨棄一部分戰艦斷後,才能突出重圍。
這段時間,三大主力艦隊雖然擊殺了數不清的異獸,擊毀了上千艘生物戰艦,但自身也損失慘重,兩百多艘巡洋艦和驅逐艦被擊毀,四千多名人員壯烈犧牲。
造成如此巨大損失的原因,主要是人類目前還不太熟悉太空作戰。很多時候,異獸會利用太空背景輻射的雜波躲避雷達掃描,甚至還會藉助太空中引力場的異常進行伏擊。
總之,異獸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戰術,讓人類的三大艦隊應接不暇,它們正憑藉數量優勢,逐漸消耗人類在太空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