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馬樁”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個幫派,它的組織架構更多的像是一個商行。拒馬樁也是唯一一個敢在燕京城裡規模人數超過萬人的大幫派。
拒馬樁的人手主要集中從事米鋪、布行兩大生意上。正因為這兩個行當需求密集勞動力的特殊性,拒馬樁才會有如此多人手。而拒馬樁在燕京城裡的鋪子可是有幾百家的。
說起“馬三爺”,這個稱呼並不是說這位來請寇幽的人姓“馬”、排行“老三”,而是哪個要是拒馬樁的話事人、幫主的話,便會被稱作“馬三爺”。
之所以不叫做“幫主”,而叫成“馬三爺”。一個是因為格調,一個是因為低調。
和街上地痞無賴們組成的幫派不同,拒馬樁不會收保護費,而是入了乾股。雖然意思差不多,但是真要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拒馬樁自然不能和這些地痞無賴一樣叫什麼“幫主”之類的,為了跟地痞無賴們有區別、有高下,拒馬樁必須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稱呼。
而作為勢力龐大的拒馬樁,不可避免的會進入官府的眼睛。故而,拒馬樁必須淡化他們在官府眼裡的幫派性質。
如何做?只要拒馬樁在老百姓眼裡和普通商鋪、商行沒有區別就行了。
拒馬樁的人一口一個“馬三爺”,和一口一個“幫主”,自然是“幫主”三個字會讓老百姓更害怕,這一聽就是黑幫!
因此,江湖上很多的幫派都有一套自己的稱呼方式,只有那些愣頭青才會傻乎乎的叫自己家的老大為“幫主”。當然,這是在官府勢力龐大的時候會這樣,官府勢力弱小的時候,所有的幫派都恨不得讓別人知道自己是黑幫,然後都會叫“幫主”!
“馬三爺”,指的是拒馬樁最大的話事人,可以統御拒馬樁的三大機構:“養馬(後勤)”、“騎馬(武鬥)”“拉馬(情報)”,三大機構負責人都在後面加一個“爺”字,也就是“養馬爺”、“騎馬爺”、“拉馬爺”,而這些“馬爺”的人數一般沒有定數,比如現在的拒馬樁一共有三位養馬爺、兩位騎馬爺、一位拉馬爺。
“臭子點要串門!”眼前的夥計這句話其實說的不明不白。“要串門”三個字並不算是黑話。
不過,寇幽聽懂了,這“臭子點”是色狼的意思,唯一跟寇幽有關係的、能被人叫做“色狼”的人只有病三郎了。知道是病三郎了後,後面的“要串門”三個字便指明瞭拒馬樁的人知道病三郎的下落。
雖然有把握引出病三郎來,但是有現成的情報也沒有理由不要。只是,需要在意的是拒馬樁的態度!
寇幽和拒馬樁之間在今天之前並沒有什麼交情和交集,偏偏今天拒馬樁主動提供病三郎的情報。這讓寇幽心裡把握不住拒馬樁的目的。拒馬樁所求為何?
寇幽思索了片刻,決定跟這個夥計走上一趟。看看拒馬樁到底賣的什麼關子,又到底有什麼所求。
既然是前去赴宴,和拒馬樁的馬三爺喝一杯燒酒,是不需要帶著太多人的。最後只有宋憨子跟著寇幽去赴宴,而其他捕快,寇幽都讓回衙門去了。
之所以帶了宋憨子,是因為宋憨子一直對半個月前沒有趕上京兆尹徐樂年請客而耿耿於懷。
按照宋憨子的話來說,想要趕上徐樂年徐大人請客,那是太陽打西邊出來才會有的事情。
不過,宋憨子不知道的是,徐樂年是故意趁著宋憨子不在衙門的時候,為寇幽補辦了接風宴。宮瓊玉和吳錦一兩個酒鬼捕頭已經讓徐樂年心疼銀子了,要是再多一個能吃的宋憨子,徐樂年的心得滴血了!
拒馬樁牽了一輛馬車來,在接到寇幽後,馬車走了一個時辰,來到了同在東城的一家酒樓。
這家酒樓是家老字號了,現在更是靠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口碑,因此酒樓裡的裝潢擺設有些陳舊。不過,這並不耽誤這家名叫“仙鶴樓”的酒樓生意火爆。
寇幽等人穿過一樓的時候,沒有看見一張桌子少了人。每張桌子上,客人都坐得滿滿的。只要有一個人離開,小二馬上會領著一個客人過來坐下。顯然,在一樓的客人都是臨時搭桌的。
“咕嚕嚕!”宋憨子走上樓梯的時候肚子響了起來,他尷尬的撓了撓頭,這一樓裡的飯菜味道實在是太香了。剛才宋憨子還看到好多桌子是擺了好多他愛吃的紅燒獅子頭。
這美味的東西是取了上等的肥瘦豬肉來做。在豬肉切的時候,講究一個“細切粗斬”。要挑出七分的瘦肉和三分的肥肉來,不能多了不能少了。切出來的肥瘦豬肉要和米粒一樣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