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書樓內,二樓靠著欄杆處,一張酒桌被臨時抬到了這裡。
從這個位置抬頭看,恰巧能看到天上的月亮。所謂“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不外如是今夜。
雖然入了秋的天氣漸漸轉涼,今天也不是什麼喜慶節日。但是那天上的月亮是實實在在的圓的。
白皙皎潔如同牛奶般的月光灑下來,照亮到了這張酒桌子上。
諾大的一張桌子上擺滿了山珍海味、美酒佳餚。單說其中的一道本來是平平無奇的豆腐,硬是讓錦書樓的大廚做的不無奇、不平常了。
那大廚從幾十袋子豆子裡精挑細選了兩三斤飽滿圓潤的豆子後,拿著一個不過巴掌大的小石磨磨了一個半時辰,再用絲巾濾了豆渣,這才點開了豆腐。
如此做出來的豆腐,只有外邊豆腐攤上的三兩塊大小。那大廚也不切開這豆腐,而是一版豆腐直接放到了鍋裡。
這鍋裡原來裝著的是用一隻雞、一隻鴨、兩條魚還有兩三斤帶著肉的豬骨頭和牛骨頭熬成的白色濃湯,那是足足熬了一天才呈現了這麼一個顏色。把豆腐放進了進去後,豆腐和濃湯的牛乳白色混在了一起,再也分辨不出了彼此。
這個時候大廚用小火慢慢把鍋的濃湯燒開,讓鍋裡的濃湯不斷地咕嘟起小氣泡。這樣在鍋燒開了小半個時辰後,要往裡面撒上事先準備好的滷子,再澆上同樣事先煮好的羹汁。
那滷子是香菇、胡蘿蔔、圓蔥、青椒、茄子等不下十餘種材料切丁,香椿、薇菜、香芹、韭黃等蔬菜、野菜切段,豬後頸的八兩金、槽頭肉和豬上肩的梅花肉再加上一小塊牛上腦和牛裡脊切末一併混炒了,這才撒在湯鍋裡。
那羹汁是去了殼的母蟹蟹肉蟹黃並著蟹殼一起熬湯,再往裡加上去殼大蝦仁慢慢熬煮一上午,再把蟹殼一個個挑出來,這時盛到一個大海碗裡。再打上四個雞蛋調了混著新鮮牛奶倒進海碗裡,上鍋小火蒸上半刻鐘,然後澆在湯鍋裡的豆腐上。
最後,大廚取蔥花、香菜等佐味菜點在豆腐上,孜然、胡椒、紫蘇、沙姜等十幾種香料粉末均勻鋪在濃湯和豆腐上,最後的最後才拿出一把海鹽撇進鍋裡。同時,大廚用一根手指粗的小木棍小心地在濃湯裡攪拌,不碰到豆腐絲毫。
如此一番後,才讓後廚起了整口的湯鍋搬到了二樓。
而二樓這張桌子旁邊,今夜得閒的趙靖請了燕京城裡一家有名梨園班子唱曲,誰知道這梨園班子的班主跟他胡扯什麼梨園不是鄉下的嗩吶班子,唱不得這《十八摸》!
這不是胡扯嗎?
紫衣公子趙靖可不會慣著這梨園的班主,這燕京城裡哪個敢跟他這樣胡扯?
因此,他大手一揮讓手下抬了開啟了一個小箱子,裡面黃澄澄的兩百兩金子閃瞎了班主的眼睛。
那班主捧了這箱子後,立馬眉開眼笑的讓自家梨園班子的頭牌換了曲子,改唱最俗氣的鄉間俚語小調。
趙靖正聽得津津有味,忽然間樓下傳來小二的阻攔聲,他扶著欄杆伸下腦袋往樓下看去,居然有個小捕頭帶著一隻牛這麼晚了來這間酒樓吃飯。
那小捕頭一看便知道年紀不大,最多十六七歲。這讓趙靖好奇這小捕頭有多大的本事可以穿上這身藍色勁裝捕頭服的同時,他更好奇這小捕頭為什麼帶著一頭大黃牛!
之後,那小捕頭的一口陽光般的燦爛笑容是看得他心曠神怡。
待那小捕頭上了二樓一番介紹後,趙靖更是來了興趣,這小捕頭竟然是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揚州府總捕頭“飛天牛”寇幽。
更妙的是,這位寇幽老弟跟他一番交談後,突然說要給自己唱一曲助興,這更是好了!
他趙靖今天一個人來賞月好不寂寞的說,難得遇到一個有趣的小老弟。
只是這寇幽老弟一開口唱到第一句,趙靖馬上臉色一變,手中的筷子啪的一下子掉在了桌子上和地上。
等到寇幽唱完了整首憶江南,趙靖立即伸手抓住了寇幽的手,說道:“寇幽老弟,你這唱的桃紅可是真的桃紅?”
“不是那四五月的桃花那個桃紅?”趙靖抓住寇幽的手使勁用力,待到寇幽眉毛皺了起來後,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失態了。
趙靖尷尬地鬆開了寇幽的手,坐回到椅子上。正了正衣服,整理了一下思緒後,方才繼續說道:“寇幽老弟勿怪!老哥我啊,平日裡最是喜歡賞花賞月!”
趙靖:“老哥我曾偶然在一本古書上看到過,說這世間本有一種名為‘小桃紅’、顏色同四五月裡桃樹盛開一樣,形似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