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武漢是由漢陽,漢口和武昌三個城市組成的一個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長江穿城而過,漢口漢陽和武昌便是一江兩岸的格局。
武漢是個英雄的城市,當然是因為辛亥年的起義推翻了清王朝,成立中華民國。然而,武漢的榮耀遠不止結束王朝的地方,一路回望,張之洞的漢陽鐵廠是近代工業的發源地,大革命北伐時期的武漢和建國後的長江第一橋無一不是武漢的高光時刻。
志平坐在火車上,一路暢想著武漢的光榮歷史。車過長江大橋時,志平看到車廂裡很多人齊刷刷的把頭伸出去,他也不由自主的站起來,側身望過去。只見火車慢慢從山腳下開過,頭頂上便是一棟燈火通明,重簷飛閣的建築,遠遠望去是“黃鶴樓”三個字。
這時,車廂裡紛紛響起讚歎聲:“哦,黃鶴樓,黃鶴樓呀!”志平想到,這也算見到黃鶴樓了,匆匆一瞥,白雲千載空悠悠啊!
火車停靠漢口站,志平下了車,他立馬就融入到繁華喧鬧的都市裡,腦子裡哪還有英雄城的過往事蹟。一群拉客的“麻木”蜂擁而上,他避之不及,瞬間被三輪車伕圍住,真的麻木了。
他好不容易逃開,走了一程,跟蹤的“麻木”漸少,“病情”好轉,恢復正常。
他走在陌生的行人後面,心情放鬆多了,耳邊傳來武漢話要比湖南話更親切易懂一些,甚至有的口語跟合肥老家的方言完全一致了,這些都讓他誤以為回到了江淮之間的哪個大城市呢?
志平在車站附近吃了一碗熱乾麵後,心情極其舒暢的打算著坐車過江去武昌的大學城那邊住下來,那裡會很安靜,不像火車站碼頭附近的亂七八糟。
志平上了晚班的公交,直奔華東師範大學。那裡就是珞珈山腳下,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民族學院都在那裡。志平興奮的盯著窗外,公交車一會鑽進隧道,一會爬上高架,燈火璀璨的城市讓志平分不清東西南北。志平感覺眼睛也看不過來了,耳朵也聽不過來了,恍如自己是在元宵節裡走失的孩子。
車到公交“武大”站時,志平才清醒過來,看到眼前燈光照耀下的國立武漢大學牌坊,顯得肅穆深遠。他看不清夜晚的武大校園,彷彿裡面都是些學貫中西,獨步學術圈的高人。
志平繞過商業街那邊的路口,去了大學城,果然那裡有很多招待所。志平看到東湖邊上的一個家庭旅館,環境清幽,是幾個大套間連在一起打通分隔成十幾個小房間,乾淨衛生,價格也很實惠。
志平安頓好後,毫無倦意,就下樓在東湖邊閒逛。夜晚的東湖漸漸涼下來,沿著河堤的兩旁是柔曼的垂柳,有人在吹著悠揚的笛聲,笛聲從樹林裡飛出,在湖面上散開又聚起來,微微的路燈映著湖中的小道閃閃爍爍。
志平不覺自己是個忙碌的業務員,他彷彿又回到了幾年前的學校生活,那時整天泡在圖書館開心而滿足的學習。
哦,一晃校園生活,已經離開好多年了,如今的自己只是偶爾出差才能重回一趟異地的校園。那些年輕的學弟學妹們青春飛揚的身影,讓他覺得自己老了,想到當下還一事無成,心下悵然。
很晚了,志平才轉回到那個家庭旅館。他坐在大廳裡歇一會,看到只有一個女孩在值班,女孩幾乎不說話,來了客人,她就很快的登記收錢,拿一串鑰匙開門送開水,然後又很快的坐回原地,只靜靜的看書。為什麼那麼認真看書,在看什麼書。志平沒在意,這時又來了一個客人,女孩立馬去開門去,隨手把書放在板凳上,志平這才看清楚,這是本高中的代數課本。
志平問女孩:“為什麼看這書。”女孩只是看了志平一眼,沒回答,用手扶了扶眼鏡,又低頭仔細的做起作業來。女孩扎一個馬尾,穿著十分樸素,看出來就是個高中生。
奔波了一天,志平一陣睏意,便回去睡了。第二天這邊從外面跑業務回來時,聽到一個婦人在數落女孩只顧看書,忘了給顧客送水,女孩一聲不吭,只是低頭挨訓,直到那婦人累了不說話,女孩也不做一句解釋,她像是心中萬般委屈,也不可能說一個字的倔強。
過了一會,婦人去樓上上服務檯了,大廳裡只剩下志平,坐在沙發上閉眼回憶今天跑過的單位,女孩過來問志平要不要開門,志平疲倦的搖了搖頭,告訴她:“你儘管看書,有事我會叫你。”
女孩又回去看書了,客廳和走廊裡都非常安靜,過了一會志平拿起鑰匙,起身回房間。他大約覺得這是個未成年高中學生吧?
第二天志平回來時,沒見到看書的女孩,是那個婦人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