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巢州大伯(1 / 4)

小說: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長

次日,張海山來到老賈小院時,已是午飯時分,小院在國道的路北。一幢兩層樓的房子,門口的水泥地面乾淨的一塵不染,沿牆角擺了幾盆月季花。一對從鄉下收來的石臼窩子灌滿了水,上面飄著幾片圓潤的小荷葉。看得出老賈的日子過得滋潤,他想這一趟是來對了,於是一進門就大聲喊:“賈老三,賈石頭!”

屋裡應聲伸出一個光頭來,一隻手摘下老花鏡,盯著海山看。但海山立馬認出老賈來,繼續打趣道:“你個賈石頭變成賈光頭了?”

這讓老賈一下子想起,二十多年前,他在浮槎鎮收蜂產品時,幫過大廟鄉一戶建房的農家弄過幾車石頭,並由此得了個“賈石頭”的稱號,而眼前的來人正是大廟鄉的張海山了。

老賈笑眯眯地問:“你真稀客呀,怎麼就想起我來了?”

遞煙,泡茶,老賈猛地想起了飯來,便問有沒有吃。張海山搖搖頭,笑說“沒飯吃了”。

“走,今天帶你去吃國道魚。”老賈拉著張海山出來,門也不關,只朝樓上喊一聲:“小楊,我們出去吃了。”樓上有女人的聲音應著知道了。

“還是小嫂子好啊!”出了門,海山忍不住調侃一下老賈。老賈會心一笑,說好多年了。

兩人在路邊的“國道魚”館裡坐下來時,感慨時光飛逝,十多年未見,把各自的變化說了一通。

關於孩子畢業分配的事,老賈卻一言不發。那餐飯,張海山吃的心神不寧,覺得老賈像是胸有成竹,又覺得不可能如此簡單。讓老張的心一會天上一會地下。終於吃完飯,老賈才告訴老張,他從“二輕局”下來之後,有一批同事就轉到“企業辦”,也就是後來的“鄉企局”。所以,那裡人和他都很熟悉。

“比在原單位還熟,你就放心吧。”

這句話讓張海山一直懸著的心軟著陸,一切安穩祥和。

吃完飯回到老賈小院裡,張海山看花看草都格外順眼。老賈留他多坐一會,他也不肯,迫不及待的要乘車回去,望望頭頂上的藍天白雲,是很久沒有過的爽快呢!

臨走時,他沒忘跟小楊打一聲招呼,還自薦道:“我是老張,大廟的養蜂專業戶”。樓上響起小楊恍然的盛情挽留。海山連忙搖手,說回去還有很多事要忙,然後逃跑一樣地跳出小院,坐上公交,直奔車站。

回到家,大秀看到海山得意洋洋,便低眉順眼地服侍著海山,心想那個老賈真有兩下子嗎?卻不敢問結果的話。

直到張海山也憋不住感慨,多虧跑了這趟,然後如此這般一一道來。

直到深夜,老張兩口子還在盤算著把今年剛收上來的新花生米加工成五香味的,鄉下人只能用一些土特產來託人找關係了。

最肥的老母雞,最大的花生米,最香的菜籽,都是用來鋪一條進城的路啊!

第二天,海山在家裡分揀花生米,把那些鄒皮的小粒花生米挑下來,半天塞一顆進嘴裡。海山心情很好,那些揀好的花生米看起來大小均勻,彷彿是兒子的作業成績,老師肯定能看上眼的。

他正陶醉在得意洋洋的幻想裡。突然,小賣部跛腳的老婦人隔著院門大聲喊:“海山,你家來電話了。”張海山一下子站起來,他昨天才把小賣部的號碼給了老賈,這電話一定是他打來的。海山三步並做兩步趕過去,一把抓起話筒,裡面沒人說話,只有一陣腳步聲。他連忙“喂喂”喊了兩聲,彷彿要把遠去的腳步拽住。電話那頭果然響起老賈熟悉的聲音:“老張啊……”

老賈告訴他,這一批學生的手續都壓在“鄉企局”裡,原則上是統一分配。但是因為不同地區經濟條件不同,單位好壞更有差別。考慮到每個人想法不同,現在“鄉企局”實行推薦制。把學生推薦給合適的用人單位,用人單位考察學生的能力,雙向選擇。

張海山聽到“推薦制”,“雙向選擇”,便一句也聽不下去,彷彿是落水的人耳邊咕咕嚕嚕什麼也聽不清。但他還是很清醒地問“那孩子的事怎麼弄呢?”

老賈告訴海山說如果不著急,就先等等,著急的話,他明天或者後天去趟“鄉企局”找老張。老張,原來也是浮槎鎮財政所的老會計,因為業務能力強調到市局裡來了,現在是“鄉企局”的會計師,以前他和張會計關係好到夥穿過一條褲子。

海山聽得很激動,連聲說:“現在就很著急呀。”彷彿這就要取一條褲子來,看他們夥穿才放心。然後又懇請老賈跑一趟才千恩萬謝地掛了電話。

晚上,海山兩口子商量著,託老賈找關係,禮品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