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畢業後(2 / 5)

小說: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長

”,像是對自己的衰老感到無可奈何的認可。

那天晚上志平回到房間,他想到讀書時關係最好的同學吳鎮,也想到五年前自己如何就讀了這麼一個大專……

張志平,吳鎮他們是1993年的初中畢業生。正趕上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會計制度的變革時期。幾個地級市的鄉鎮企業局,委託學校定向培養一批大專畢業生。高中三年和大專兩年連讀,5年後畢業,由鄉鎮企業局分配到相關企業。這便是省工商職業學院1993年大專班的由來……

93年初中畢業的張志平,覺得自己可以進市裡最好的高中。然而父親認為,讀這個大專5年後就直接分配工作了。“包分配”對世代農民的普通人家來說,是難以拒絕的誘惑。大伯小叔他們也一致認為讀大專是“祖墳上冒青煙的好事”。志平便感覺被青煙燻的睜不開眼,迷迷糊糊被一種前拉後推的力量裹挾著往前趕。他只隱約覺得,自己沒有去向往的重點高中讀書多少有些遺憾。而當他穿著新衣服新鞋子,拎著堂哥送的新皮箱,在一眾親人的鞭炮聲中,歡送著去學校報到時,他又飄飄然得意忘形,像是從此走上了星光大道,讀不讀高中的糾結早已雲淡風輕。

然而在志平他們開始專業課學習時,教務主任回答了學生們關心的分配問題,他告訴孩子們,畢業後分配情況要看當地政府了。

比如皖江地區南部的幾個地級市經濟發達,會計需求缺口大,工作就業不成問題。而相對經濟條件差一點的江北幾個縣。本來企業就少,找一份遂心願的工作就不容易了。主任那句“不能遂心願”的話,像是一瓢三九天的冷水澆在志平心裡。因為巢州正是位於江北,經濟欠發達。

大學裡,張志平和吳鎮兩人相處最融洽。兩人在南腔北調的方言裡遇到無比親切的老家話,彷彿是地下黨對上了暗號,從此以後兩人無話不談,不時蹦出一兩句方言,快樂放肆的神態讓其他同學既驚訝又擔心,彷彿屬於本來他們的快樂被這兩個鄉巴佬盜走了。

然而,張志平一直不瞭解吳鎮的家庭,感覺他像是沒有爸媽的孤兒。

吳鎮對家事從來含糊其詞,年輕的志平了解吳鎮那顆敏感的心,所以從不打聽。

再後來那個五一節,志平跟吳鎮去了一趟他山村老家,看過他衰老卻堅強的奶奶,那時志平才知道,吳鎮的家庭和成長環境太特殊了。

漸漸的,吳鎮從一開始開玩笑就會臉也慢慢變得皮實,畢業那年,男女同學們在一起聚餐,拍照片,他已經會取笑女同學了。

缺少母愛,又獨立的吳鎮同學,總是讓志平牽掛,他想去看一看訊息靈通的吳鎮,找工作了嗎?

志平坐車到尖峰鄉時,正是三秋時節。

志平走到村口,看到上次走過的那方池塘時,卻迷惑在塘口,村裡房子都一個模樣,片片石塊壘起的牆面和魚鱗狀的小瓦屋頂。

他搞不清楚哪間房子是吳鎮的家,問了一個牽牛飲水的大伯,說是村裡沒有吳鎮這戶人家。

志平納悶極了:難道這麼多年是個假同學。他看著村裡都一樣的房屋和院子,正一籌莫展時,一回頭卻看見塘邊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彎腰給噴霧器灌水,他脫口而出:“好你個吳鎮呀!”

吳鎮嚇了一跳,那個牽牛飲水的老伯也愣住了,他牽牛離開時還自言自語地說“原來是吳木生家二子哦,你說吳鎮,我哪裡知道哦。”

吳鎮抬頭看到白襯衫乾乾淨淨戴著眼鏡的同學,咧嘴一笑,問你怎麼來了?工作搞好了嗎?

很顯然,吳鎮也在關注畢業分配的事呢。志平沒說話,就聽吳鎮說“我還剩最後一桶水了,你跟我去田裡吧!”

幹完活回家時,志平將一袋豆奶粉和蘋果送給奶奶。奶奶身體明顯不如幾年前了,滿頭白髮下一張核桃般的臉,她早已認不出志平,但還是忙著做晚飯。

吳鎮彎腰卸下噴霧器去水井旁沖洗,又讓奶奶別動了,他自己做飯。

然後告訴志平,奶奶腿不好了,在家躺著,又沒人照顧。他爸隔三差五回來一趟,有時也把賭錢的人聚到家裡來賭。

“哎,沒辦法。”吳鎮嘆著氣說:“我工作的事,他說沒錢找人,就讓我等分配。我也想過,只要有分配,不管好歹,先有工作再說。可到現在也沒個準訊息。我聽班長說我們好多同學都在透過關係分配工作呢。分配不找關係,最後有沒有工作都難說呢。”

志平覺得有道理。吳鎮說有關係的人家不可能放著關係不用,有權不用過期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