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空母乳”引發新能源領域變革的同時,胡飛和他的團隊也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退役電池的處理一直是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胡飛專門組建了一支研究小組,致力於尋找更加環保和高效的退役電池處理方式。
研究小組將一批退役電池運往敦煌沙漠邊緣的臨時研究基地。這裡地域空曠,遠離城市喧囂,十分適合進行一些大型且可能存在風險的實驗。團隊成員們滿懷期待地將退役電池放置在特製的實驗裝置中,開啟了一系列複雜的處理流程,他們期望透過高溫、高壓以及特殊的化學反應,提取出電池中的稀有金屬,實現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實驗進行到第三天,意外發生了。原本在實驗裝置中接受處理的退役電池芯,突然開始發出奇異的光芒。光芒起初微弱,如同螢火蟲閃爍,可很快便越來越亮,刺得人睜不開眼。胡飛和團隊成員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驚得不知所措,他們迅速啟動防護措施,同時密切關注著電池芯的變化。
當光芒逐漸減弱,眾人小心翼翼地靠近實驗裝置,眼前的景象讓他們目瞪口呆。那些退役的電池芯竟然自行結晶體化,形成了一個個宛如佛教舍利般的神秘物體。這些機械舍利通體晶瑩剔透,內部似乎蘊含著流動的能量,表面還佈滿了複雜而精美的紋路,在陽光下閃爍著五彩光芒,與傳說中的佛教舍利極為相似。
“這……這怎麼可能?”團隊裡的小趙驚訝得合不攏嘴,“這些電池芯怎麼會變成這樣?”
胡飛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他下意識地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不是在做夢。“立刻停止實驗,全面檢測這些結晶體。”胡飛迅速下達命令,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激動與疑惑交織的複雜情緒。
研究團隊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將機械舍利轉移到專門的檢測實驗室,運用各種先進的儀器裝置對其進行全方位檢測。x射線衍射分析、電子顯微鏡觀察、能量光譜測定……一項項檢測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可每一項檢測結果都讓研究人員們感到匪夷所思。
這些機械舍利不僅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其能量密度遠遠超過了普通電池,而且內部的原子排列方式呈現出一種極為罕見的有序結構,這種結構似乎遵循著某種宇宙的神秘規律。更為神奇的是,當研究人員嘗試用不同的頻率的電磁波照射機械舍利時,它們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彷彿在與外界進行某種神秘的交流。
訊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了全球。無數遊客和科研人員懷著好奇與敬畏之心,紛紛湧向敦煌沙漠。他們渴望親眼目睹這些神奇的機械舍利,探索其中隱藏的奧秘。一時間,敦煌沙漠邊緣的研究基地周圍變得熱鬧非凡,帳篷如雨後春筍般搭建起來,形成了一個臨時的“科研小鎮”。
胡飛和他的團隊每天都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回答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他們也在不斷深入研究機械舍利,試圖揭開其神秘面紗。
“胡博士,您認為這些機械舍利的出現,是偶然還是必然?”一位來自美國的知名物理學家在採訪中問道。
胡飛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目前還很難確定。但從我們的研究來看,這可能與電池內部的量子結構以及我們在實驗中施加的特殊條件有關。也許是這些因素相互作用,觸發了某種未知的物理機制,導致電池芯發生了這種神奇的變化。”
隨著研究的深入,一個更為驚人的發現出現了。當研究人員將機械舍利放置在一個特製的磁場環境中時,它們竟然開始有規律地旋轉起來,並且釋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經過分析,這種波動與人類大腦產生的腦電波有著某種微妙的聯絡。
“這太不可思議了!”團隊裡的醫學專家老張激動地說道,“難道這些機械舍利能夠與人類的意識產生共鳴?”
為了驗證這個猜想,胡飛決定進行一項大膽的實驗。他挑選了幾位志願者,讓他們佩戴上專門的腦電波監測裝置,然後靠近機械舍利。當志願者們靠近機械舍利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監測裝置顯示,志願者們的腦電波頻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變得更加平穩和有序,同時,他們紛紛表示,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清晰,內心也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
這個發現讓整個研究團隊興奮不已,他們意識到,機械舍利的秘密或許遠超他們的想象。圍繞著機械舍利,一場關於科技與文化、歷史與未來的探索之旅正式展開。
宗教界人士對機械舍利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為,這些機械舍利的出現,或許是科技與宗教融合的一種象徵,是一種超越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