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知道,再也留不住師叔祖,並不再堅持。
十分耿直地,拿出了島上最大的一艘電動船,還把其它船上,能夠匹配的電池,也都卸下,作為備用。
準備了一大堆物資,精心打包,讓喬明他們,務必帶上。
唐校長的一番盛情,十分誠懇,並不僅僅是因為想要孝敬宗門前輩那麼簡單。
王老師和喬明他們,帶來的土豆、種子,以及那些緩解島上窘迫境地的各種物資。
算得上是挽救了,全島上百號人口,幾乎必死的命運。
但是,喬明還是堅決地拒絕了唐校長的好意。
對於作為備用的電池,也只收下一半,不想佔用太多。
相對於自己這支還算兵強馬壯的隊伍而言,島上的眾多老弱婦孺,更需要這些資源。
電動船,發出極輕微的電機聲音,緩緩駛離小島,將老唐和一眾送行的人,漸漸甩在身後,越來越遠。
不知道,還會不會回來。
如果有那麼一天,不知道小島上的人們,還在不在。
小船劈開平靜的水面,徐徐前進,微風拂面,十分的安逸。
大家都靜靜地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
只有王老師,從出發開始,就一路喋喋不休。
這胖子,這兩天只要稍有空閒,便捉住喬明,不停地灌輸修行的各種基礎原理。
王老師本來的目的很簡單。
就是要儘自己的努力,引導著這根骨奇佳,先天強大,如怪胎一般的喬明,儘快地走上正道,強大起來。
不要墮入那魔道中去。
喬明本就好學,又一點即破,有些本來機巧異常的竅門,人家才剛剛說上半句,這傢伙便能夠立即理解得十分透徹。
而且,許多的道理,一旦舉一反三,討論起來,有些感悟,就連王老師也覺得驚詫不已,反過來還頗有受益。
這樣的交流,反倒有些讓王老師上癮。
然而,此時的喬明,卻是有些心不在焉,一顆心,早就飄上了那百里之外的,雪寶嶺之巔。
在正常的情況下,從小城到雪寶嶺,只需要駕車沿著公路行駛,順著峽谷,在谷底穿行,緩緩爬升。
最多兩個半小時的車程,然後再徒步,翻越那陡峭難行的,一段叫做“手爬崖”的山崖。
等到達那三千多米海拔,一馬平川的高山草甸之上。
往前繼續深入,再次出現起伏的山巒和原始森林時,便是到了。
那條小城出來蜿蜒上山的公路,就在小船航行的河道一側。
沿途,建滿了房屋,密密麻麻。
喬明之所以選擇這條水路進山,正是因為這地形的緣故。
濱湖作為一個邊遠的山區小城,人多地寡。
城市以外的鄉鎮,大多都是高山深壑,很難找到一塊像樣的平地。
也正因為如此,只要公路修通的地方,那沿線高山上,漫山的農戶,都會想盡辦法,搬遷下來。
大家都沿著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線,修建新居,安營紮寨。
久而久之,這便出現了只有在這種山區,才能看見的特色景觀。
擁擠層疊的各式小樓平房,爭先恐後的擠在公路兩側。
一面是大山高崖,一面,是碧波河流。
中間一條狹長的公路,兩側密密麻麻,擠滿了房屋。
順著公路的路徑,不斷延伸,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正因為如此,喬明認為,作為通向雪寶嶺的唯一一條陸上通道,危險無比。
對於小隊來講,只能是一條無法穿越的,死亡之路。
可以想象,就算團隊擠進那被遺棄的裝甲車中,從這公路上強行挺進。
這通道本就狹窄,也許還有不少當初逃難時,遺棄的車輛。
一定是各種不可預見的擁堵。
再加上沿線,極度密集的喪屍。
任何車輛,沒有辦法快速透過的話,最終,肯定只能是一個被困死的下場。
而水路前進,則少卻了許多的麻煩,將很多可能的陷阱避開,變得安全穩妥。
之所以要選擇在百泉鎮登陸。
則全是因為整個沿線的房屋,實在太過密集。
裡面可能隱藏的喪屍,實在無法估計。
就憑小隊這點人馬,要想穿過,然後順利抵達後面的群山,簡直就無異於飛蛾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