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湖中文廟(1 / 2)

小說:呼嘯世界 作者:兩步一卡

好在,那密林之中,竄出的喪屍不多。

喬明、衛奇,加上唐么兒三人,動作也算麻利。

等兄弟們,盡都安全撤離後。

這斷後的三人,勉勉強強,趕在那喪屍群衝到跟前時,都跳進了水裡。

一長串的人頭,在湖水中浮動,大家都用身上的背囊作浮具,向著那湖心的小島,拼命游去。

將後續不斷跟來,跳進湖中,胡亂撲騰的喪屍,遠遠地甩在後面,不再有任何威脅。

就在那美輪美奐的廊橋閘壩的後方,就是號稱“濱城三峰”的文峰社群。

所謂“三峰”,是漢峰、雲峰、文峰三個古老的社群,各自都有著自己不凡的來歷。

小城位於巴蜀與荊楚交界之地,自古王興寇起,諸侯互伐。

各朝各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有這樣一個尚武的環境土壤,土著居民更是民風彪悍,名將輩出。

共和國建國時,十大元帥中,號稱軍神的那位,就出生於此。

有風水師,曾經註解過小城的地形。

說小城三面環山,一面傍水。

濱湖閘壩蓄水之前,並無湖泊,那一面之水,也只是一條小河。

那三面之山,雄奇而險峻,一面之水,卻是湍急而淺薄,山型主武,而水勢主文。

山強而水弱。

這種風水之下,自然而然的,多出武將,而鮮見文人商賈。

相傳三國時期,劉備討吳,路過此地。

見滿山遍野的柑橘,摘取品嚐,甘美無比。

嘆“我漢土豐盛也”,故有“漢豐”一名,後人諧音,叫成了“漢峰”。

後來,明末張獻忠入川,席捲川境。

大軍過此,因為軍情緊急,漫山遍野,晝興火,夜燃燈,史稱“煙峰”。

又因山勢高聳如雲,旋稱“雲峰”。

這些古老典故,都和武功相關。

卻無文治半點的聯絡。

這無疑觸及到了祖祖輩輩,生存於此的老百姓,最難以啟齒的軟肋。

那就是。

這個美麗的地方,歷代都沒有什麼像樣的文人出現。

進入到和平年代,老百姓都渴望後輩們多讀書,多出文人。

在那湖泊成型之時,便有了這“文峰”的由來。

沿湖修建了文峰塔,順著廊橋,延伸到湖心的小島上,又新建了文廟。

而這文廟,就是眾人彷徨之中,衛奇死活要去的地方。

文廟又名文昌廟,是專門供奉文昌帝君的廟祠。

由於這文昌帝君,專司掌管士人的功名利祿。

所以,在這和平年代,自然就成為無數老百姓,競相祭拜的尊神。

那廟裡,香火興旺。

民宗局專門聯絡道教協會一個什麼組織,向廟裡指派了兩名道士,日夜居住於此。

這文廟,才從原先有些亂七八糟,漸漸變得井井有條起來。

現在這個時候,衛奇要去文廟,究竟是個什麼打算?

喬明一時半會也弄不明白,情況特殊,也不可能慢慢細問。

不過喬明知道的是,這文廟,建於湖間一處小島之上,離岸不遠。

在前方廊橋的一端,有一座別緻的小型吊橋,直通小島上,連線文廟的殿前牌坊。

這小橋,在交通上並不能擔當重任,唯好看好玩而已。

更多人上島所依靠的,還是小橋建起之前的老辦法,乘船,擺渡。

這四面環水的地形格局,加上那文廟本身,按照巴蜀傳統山地建築規制,採用了三進宮的佈局。

建築本身,就具備很強的防衛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文廟,倒是一個易守難攻的絕好地方。

喬明他們陸陸續續從另一側上岸,直奔那廊橋而去。

一路出乎意料的平靜。

隊伍一直行進到那廊橋跟前,也沒有遇到任何的情況。

從前的廊橋,可是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所在。

喬明他們趕到時,整個地方,卻是一片空空如也。

想來也對,前方最後的防線失守,那巨大的喪屍洪流,再無任何制約,入蝗蟲過境一般,長驅直入,一路摧枯拉朽。

後方要有所準備的話,這些原來歌舞昇平之地,一定會是第一批清理的場所。

此時此景,正應了那句古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