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臉心疼。然後默默退出側室,來到大堂,立馬吩咐侍女:
“給太子準備好膳食,等我兒醒來食用”。
夏禹一覺醒來,看到室內已經點燃燭火,才知道自己睡了半天,主要是太累了。伸展了一下身體,從側室往外走去,看到大堂裡自己母后準備好膳食,呆看桌上膳食,一直在等自己醒來,立馬走過去,躬身道:
“辛苦母后了,孩兒不孝,讓母后受累了”。
聽到自己兒子的聲音,立馬站起身來,扶住夏禹抬起的臂膀,一臉心疼的說道:
“生在這帝王家,真是苦了我兒了”
“兒臣不苦,為了大夏,都是兒臣應該做的”
“見到你父王了嗎?”
“兒臣已經八年未見過了,每年數次去長生殿求見,均未得召見”
“唉…”
王后李玉蓉也只能一聲嘆息了。自己何嘗不是八年未見過這位夫君了。一番對話後,讓夏禹用膳,用完膳讓夏禹早早的回去休息。
…………
翌日,朝天殿,早朝時刻,各部文武大臣莊嚴肅立的目視前方,呼吸間,只見那大太監快步來到殿內高臺,沉聲道:“太子殿下駕到”。
接著左右文武立馬躬身道:“恭迎太子殿下,殿下萬安”。
只見那眉清目秀,身著莽袍的夏禹闊步走來,登上那高臺,轉身道:“免禮”
說完,夏禹抬望四周,還好龍椅右下方設有一書案,書案下有一坐墊。自己還沒有登基,龍椅是不敢坐了,旁邊應該是給自己弄的,斜眼望了望站在書案後方的老陳,心裡直呼“這老頭懂事,值得深交”。老陳畢竟侍奉了陛下幾十年,早就鍛煉出了一副耳聽八方,眼觀四路的本領。見到自家主子望來,立馬道: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臣欽天監監正李成風請奏殿下,來年二月初二乃良辰吉日,殿下可登基”
夏禹聽後,心裡默然,現如今乃大夏曆586年7月28,也就半年時間,八年都等,半年還等不了嗎?然後看向下方李成風,開口道:”準”
李成風聽到答覆,走回班位。接著又看到丞相林若輔出列道:
“臣林若輔有事請奏,南山郡今年持續乾旱,百姓顆粒未收,望殿下開倉賑災,不然恐生民變啊”
“戶部尚書何在,半年時間了,為何不放糧賑災啊?”
“回殿下,戶部已經沒有錢了,今年大燕,南召,北齊連連扣關,國庫早已經空虛,只有殿下從內務府拿出來或者從民間募集了”
夏禹聽後,心裡暗道,好傢伙,這太子沒法當了,這大夏沒救了。關鍵我也不會啊,沒當過太子啊,書上沒有寫咋辦啊,前世電視劇也沒有教啊,我在等登基,等系統給幾個名臣,你們在等啥,半年了,這會來告訴我?合著就等我上臺,然後從我以後的小金庫拿唄?看著下方的大臣,夏禹一臉尷尬的道:
“內務府我還沒有去,下朝後儘快的處理,戶部也派出官員,到民間募集”
丞相林若輔,戶部尚書聽完也搖搖頭,轉身回到自已的位置。
“臣御史大夫有事請奏,臣彈劾武明侯,教子不嚴,光天化日之下,縱子行兇………”
“臣工部侍郎有事請奏,我部工匠司官匠,已經一年未有俸祿了,已經好多匠人逃跑……”
“臣兵部尚書有事請奏,我大夏四關,年久失修已久,望殿下撥款修葺……”
“臣禮部侍郎有事請奏……”
“臣國子監……”
“臣……”
一個早朝下來,夏禹都不知道怎麼回到勤政殿的。渾渾噩噩的癱坐著,看著勤政殿那堆積如山的奏章,都想連夜跑路了。
“統子哥,系統大爺,在嗎?要不先給我來個召喚啊,小弟我命苦啊,不然我怕等不到登基那天了”
“系統未升級,功能未開放……嘟嘟聲”
“………”
————
pS:
首先感謝粉絲朋友們的關注。
至於讓小可回應哪些白痴書評,小可還真沒有興趣。
如:“主角與父親感情不深,還想救回來。”
小可還真是無語:只是想請問發表評論的那位,假如你與你父親感情不深,你就不認他了嗎?作為華夏人,忘本?連最基本的“孝”字都還沒有學?
如:主角18年什麼也沒有幹?
小可的回答是:這些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