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裡的各種討論,和上街的十人沒有關係。今天來的晚,可接近年關的第一次大集,人還是多的車只能停在鎮口。
“趙爺爺,我們最晚不過三多點半回。”
要準備走的寧舒怡從揹簍裡拿出裹了一層又一層的肉餅。光是用油紙包了三層,又用圍巾裹了幾層,又塞在暖手抄(手焐子)裡。
“趙爺爺,肉餅拿出來冷得快,你趕快吃。我們就去逛街了。”
寧舒怡把肉餅塞趙爺爺懷裡就跑開了。
“哎,你這孩子……”
趙老頭聽到孩子們要用牛車,飯都沒吃就出門。冬天大隊家家吃兩頓,現在還真的餓了,拿著一個肉餅吃了起來,其他三個裹好油紙塞懷裡,不會冷的那麼快。
旁邊同樣看牛車的王老頭聞到香味吞口水。“老趙,你們大隊知青都挺禮貌的,我看她們好幾次給你帶吃的了。”
“我們大隊知青也就這幾個娃可以,做事認真,不惹事。之前不是很忙的時候,中午下工撿柴火,下午挖野菜,下雨採蘑菇。秋收後那是柴火備足,天天在山裡尋山貨。總之踏實的很,也不和別的人亂惹事。”
“你們大隊知青還好管,我們那……哎,都沒辦法說出口。”
“哎,我們也就他們這十個娃,其他的不好說,不好說呢!管好自家娃少去沾邊,也少很多事。”
“說的是啊!哎聽說年後又有知青來,這也不知道怎麼喲。”
“哎,愁啊!”
集市上男知青建議女知青分兩組走,人太多容易走散。男知青等女知青分好再分組,跟在女知青後面。
寧舒怡,周韻雪,趙菲菲周景巖,孫州凱幾人一個小組。
柳紅梅,王萍,楊一,文清北,蕭永安幾人一組。
男知青是沒什麼買的,除了基本年貨。女知青們是有吃的不管好不好吃都買,還買些年貨,幹海帶,凍海蝦之類的。
柳紅梅王萍兩人還買土布,準備回去可以做褥子用。被子還得去買些瑕疵布才行。
寧舒怡看到靴子,又有想買的衝動。之前給家裡買的,還是不夠,先問問價格,問問下個集市還來不來。
問了價格,成人一雙十七元,後面說包圓十五一雙,一共三十雙成人的,七雙兒童的一雙十二。也讓大叔打包好,約好一會過來拿。
“小怡,你買那麼多靴子幹嘛?”周韻雪很是疑惑。
“小雪,我這次回去,翠姨讓我幫她看看,估計是給家裡親戚買吧。那天我穿的就是皮靴來著,她家客人一直在看。”
“嗯,翠姨幫你不少,幫忙買也行。”
“呵呵呵,我這裡還有你的,奶奶的,乾媽的。至於乾爸和哥哥們的下個集再來看看,我先把翠姨的買夠。 ”
“啊,啊,我就知道小怡最好了。”
寧舒怡不得不撒謊,要不沒辦法解釋買這麼多啊!
“小雪,菲菲,大周知青,孫知青,你說我們要不要湊錢買點東西送禮。再怎麼說也是我們知青院第一次嫁姑娘吶。”
“可以,我們回去商量一下買些什麼。”
“行”
吃夠,也逛的差不多了,兩組長匯合去供銷社買點水果糖。
寧舒怡和周韻雪又去找了李姨。
“今天怎麼又來了,昨天不是才買了東西嗎?”
“小姨,我們想買點瑕疵布。我們知青點的姐姐要在咱們大隊安家了,這不沒布票,想在你這裡看看有沒有合適的。”
“哎呦喂,不錯有眼光,咱們這邊小夥子踏實,走姨帶你們去。”
周韻雪說“我不進了,紅梅姐和萍姐進去就好,嘻嘻,她們倆是新娘。”
李晴好笑的帶寧舒怡三個進去。
周韻雪說自己去取包裹,這是兩個哥哥寄過來的。趙菲菲,文清北,楊一陪著去,也想看看有沒有自己包裹。
“這次你們還算運氣好,昨天還有一些瑕疵布,今天賣了。但今天又來一批,顏色可好看了,做被面可好看了。”
“小姨就是知道我們想買什麼,我們不知道這四床被面扯多少布,還想給兩個姐夫做棉衣。麻煩小姨幫兩個姐姐扯夠布料。”
“行,你們相信我,我就幫你們扯。哦,你們做被子可以去公安局旁邊,那有集體彈棉花的。他是我二叔,你們說是我介紹去的,他能幫你們在面上的紗線鋪厚點,這樣棉胎不跑棉。”
柳紅梅和王萍真心說:“謝謝,李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