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回去那裡又能有什麼益處呢?”譚鈴微微皺起眉頭,滿臉的疑惑與不解,她實在不認為回到道觀會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至少我們可以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不管下面發生了何種情況,都已然發生了,你即便垂頭喪氣也於事無補。”沈濤看著譚鈴,語重心長地說道。
“我才沒有垂頭喪氣!你根本不瞭解法師塔究竟有多重要。”譚鈴的情緒有些激動,她大聲地反駁道。她無法忍受沈濤對法師塔的輕視。
沈濤見情緒激動的譚鈴這般模樣,也不再多說什麼。他知道,在這個時候,再多的言語也無法平息譚鈴的情緒。他只是默默地起身,輕輕地拉了拉譚鈴的衣袖,輕聲道:“走吧。”但是她卻沒有動。
沈濤剛剛邁開步子沒走幾步,目光不經意間掃過一旁,卻突然發現那裡有一個奇怪的東西,被鬱鬱蔥蔥的植被嚴嚴實實地覆蓋著。那植被層層疊疊,彷彿給那個東西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沈濤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好奇,他微微皺起眉頭,湊近了些,疑惑地自言自語道:“這是什麼?”
此時的譚鈴,卻彷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般,只是呆呆地往下望去,眼神空洞而迷茫。她似乎完全沒有聽到沈濤的話語,也沒有對那個被植被覆蓋的東西產生絲毫的興趣,整個人如同雕塑般一動不動,沒有任何其他反應。
“譚鈴,過來看一下。”突然,沈濤的聲音再次響起,打破了周圍的寧靜。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將譚鈴從深深的思考中驚醒,她的身體微微一顫,眼神逐漸恢復了一些神采。
“看什麼?”譚鈴的語氣中充滿了不耐煩,她顯然對沈濤的要求毫無興趣。
“你過來看看就知道了!”沈濤的聲音中明顯多了幾分急切,他大聲說道。
譚鈴聽到沈濤急切的呼喚,微微愣了一下,然後緩緩起身。隨著距離的拉近,她的目光也逐漸被那個神秘的東西所吸引。
“你覺得這是什麼?”沈濤轉過頭,看著譚鈴,徵求她的意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希望譚鈴能夠給出一些線索。
“這是……”譚鈴微微皺起眉頭,仔細地看了一會兒。她的目光在那個物體上反覆打量,試圖從各個角度去理解它的形狀和特徵。漸漸地,她發現這個東西看起來就像是一門炮。它的輪廓和結構都與她印象中的大炮有幾分相似,只是被植被覆蓋著。
“這是一尊大炮吧?”譚鈴不太確定地說道。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疑惑,彷彿對自己的判斷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瞄準大海,隱蔽在灌木叢中。”沈濤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拍了拍譚鈴的肩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接著說道:“你看啊,在宋朝那個時代,人們主要使用的是刀劍和弓箭這類冷兵器。即便當時可能存在大炮,那也絕不會有看起來如此先進的款式,對吧?”沈濤微微揚起下巴,目光緊緊地盯著譚鈴,期待著她的回應。
“嗯,你說得沒錯!”譚鈴微微頷首,也回應道。她的眼神中同樣閃爍著思考的光芒,顯然也在認真考慮著沈濤的話。
“那個道士,一定是關鍵人物。”沈濤連連點頭,語氣堅定地說道。接著,他自信滿滿地說:“你現在還覺得回道觀去沒有意義嗎?快走!”
在道觀裡,作家小心翼翼地用身體抵著道士的後背,緩緩地走過一條條狹窄而幽靜的走廊。昏暗的光線從窗戶的縫隙中透進來,灑在古老的石板地面上,泛起一層微弱的光暈。
“好了,別走了。”作家突然停下腳步,微微側頭,示意道士不要再繼續往前走了。
“我堅信這條走廊我們已然走過兩次了。”作家那沉穩而篤定的聲音在他身後緩緩響起。道士微微聳了聳肩,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也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彷彿對作家的話毫不在意。
“你拖延時間也是徒勞,我要的是答案。”作家說完這句話後,語氣中充滿了堅定和決絕。道士聽到這句話後,突然一個猛轉身,動作迅速而果斷。他與作家面對面而立,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挑釁和倔強。
“如果我是你的話,絕不會這麼做。”接著,作家指著手裡的木棍說道。他的聲音冷靜而理智:“這或許不是一把槍,但我仍舊可以用它讓你傷得很嚴重。”作家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威脅,他緊緊地盯著道士,等待著他的回應。
“哦,如此熱衷暴力之人,真讓我感到驚訝。”道士的語氣中充滿了嘲諷和不屑。他的臉上露出一絲輕鬆的笑容,彷彿對作家的威脅毫不在意。
“這些皆不重要,你在此究竟是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