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事變(1 / 2)

整個燕京,朱棣集中了三十萬軍隊和工匠進行施工。

一部分軍隊是從地方衛所調來的,名為進京操練,實則是進城當牛馬來了。這部分軍隊分為春秋兩班,故名為班軍。

班軍主要來源於燕京周邊的山西、河南、山東、大寧等地,從地方上到燕京去當牛馬,官方稱作“番上”,士卒們則習慣稱作“上班”。上班上班,就是這麼來的。(貓頭按,也有去邊境上班的,稱作邊班)

比較操蛋的是,在這個上班的路上,各個士卒的口糧、盤纏都得自籌。你想從地方到燕京,翻山越嶺,要跨過好幾個省,那時候沒有飛機沒有高鐵,哪怕有馬,路途之艱辛也可想而知。

加上衛所兵家裡被軍官盤剝,生活日漸困苦,還得供應去上班的班軍盤纏口糧,更是艱難。有的人家為了去上班,只能賣地賣房,甚至賣兒賣女,才能湊夠去上班的路費。

所以說,上班如上墳並不是現代牛馬的專屬,而是有歷史淵源的。

明軍視上班為最苦,很多人在路上就逃跑了,或者沒吃的就去搶劫百姓,軍紀很差。

更要命的是,這個班還真的非上不可。不然就要治罪,發配或是殺頭。

柳溥作為班軍的一個指揮使,麾下五千多名班軍,統統都是幹苦活的,班軍從早忙到晚,一天也不得休息,每天都有累死的人,士卒們怨氣很大。

柳溥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士卒們譁變。

這日,柳溥正在西安門坐鎮,他手底下的班軍則都在西苑幹活,密密麻麻的人群如同螞蟻搬家一般,將泥土一點點挖走,然後運到萬歲山堆起來(就是崇禎上吊的那個)。

挖掘出來的大坑就是南海。元大都時有北海與中海,現在士卒們在開挖的是南海,組合起來就是太液池。(把中海和南海組合起來就是那個大佬們辦公的那個xx海)

挖土別看似乎挺簡單的,但其實十分費力,士卒們累得不行,卻又一刻不得休息。

士卒正在勞作時,忽然聽得東北面萬歲山方向人聲越來越嘈雜。

有負責運輸土料計程車卒回來嚷道:“不好了不好了,萬歲山北面建宮門的工匠造反了。”

說是造反,其實就是鬧事,起因是工部把要求完成的工期又提前了半個月。來自交趾的工匠在工匠中挑唆,其餘工匠本就怨氣盈天,大家紛紛把手中的傢伙事扔在地上,高喊:“不幹了不幹了,歇工!歇工!”

鬧事的工匠越來越多,足有上千人,以至於整個玄武門的工程都停了下來。

班軍士卒們紛紛伸長了脖子觀望,將校們大聲呵斥,士卒們罵罵咧咧嘟囔了幾句,這才沒把手裡的活停下來。

“看個熱鬧都不行,歇一會會都不讓,怪不得匠人們要叫歇。”

“這樣反而拖延了工期,上官怪罪下來,大家都吃不了兜著走。”

正在這時,一騎快馬飛也似的衝了過來,許多幹活的班軍連忙避讓,有的甚至打翻了擔子裡的土。

快馬行至西安門,馬上騎士飛身下馬,手中拿著行部兵房的調令。(貓頭按:燕京行部的架構類似地方布政使司,轄下有吏、兵、禮、刑、工、戶六房,但職權卻類似南京六部,對燕京實行統一管理)

柳溥接到調令,要求他集結麾下班軍,拿好兵器,開到玄武門,準備彈壓譁變的工匠,防止叫歇進一步擴大。

柳溥不敢怠慢,忙下了城樓,召集將校,立即集合士卒。

好在此時班軍還保持有較高的戰鬥力,很快就集結起來了一千餘人,簡單拿了點兵器,柳溥帶著開到了萬歲山下。

同時來的還有其他幾個方向的在京軍隊,總計加起來估計得有五六千人。

工匠們見這麼多士兵圍了自己,漸漸不再敢大喊大叫,局面開始得到控制,陸陸續續有工匠開始拿起傢伙幹活。

工部便讓柳溥帶兵進去拿人,把帶頭鬧事的工匠都給抓起來。

柳溥進到裡面抓捕,工匠們於是紛紛害怕起來,覺得既然在抓人了,可能下一步就要大開殺戒,反而恐慌不安起來。

“不好了,官軍要殺人了。現在已經在抓人了。”

“鐵錘劉已經被抓了,當場被砍了腦袋。”

“已經抓了好幾百人了。”

謠言滿天飛,原本已經安定下來的工匠們開始躁動。

士卒們進去強行抓人,工匠們於是開始持械反抗。

局勢頓時更加亂了起來。

工匠們還試圖策反班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