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揮兵大舉進擊,果然倭寇支撐不住,往後面退去。胡俊大喜,連忙往前直追。
哪知這一追就掉入了倭寇的陷阱之中。
左右兩翼的倭寇不退反進,包抄了過來,沒一會兒就將前突的一部給圍了在中間。
右翼的弓箭手連忙扔掉弓弩,抄起刀迎戰。
只聽“叮叮鐺”地數聲,明軍的腰刀一個照面就被倭刀一刀斬斷。
還沒等明軍士卒反應過來,另一柄倭刀就迎面刺了過來。
幾聲慘叫,沒了兵器計程車卒應聲倒下。
右翼的局勢越發糟糕,弓箭手本身素養並不差,因為要開弓必須得身強力壯,但奈何沒有趁手的兵器,遇上倭寇鋒利的倭刀,十分吃虧。
眼見右翼漸漸不敵,胡俊只好手頭已經沒有富餘的兵力,只好把後軍派上去支援右翼。
倭寇見胡俊再也沒有預備隊,這下更是傾巢而出,全力夾擊。
彭震見情況果然不妙,連忙親自帶了兩千餘人,出城支援。
此時的胡俊,已經左支右拙,右翼已經被殺得七零八落,估計頂多再支撐一炷香就要崩盤,左翼的刀盾手也是岌岌可危。
胡俊把心一橫,抄起長槍,大喝道:“兄弟們,狗日的倭寇屠了我們的家眷,跟我殺敵報仇!”
此時已經打成了這樣,胡俊已經顧不上指揮不指揮了,親自抄起長槍就殺了上去。
倭寇現在兩翼雄厚,中路人少,擊垮原本用來誘敵的中路倭寇,是目前唯一的生路。
是為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也!
那胡俊衝鋒時還大喊大叫,可真正接敵了,卻是一聲不吭,瞅準了倭寇的空檔一槍一個,左右出擊、撥挑刺打,竟然生生被他接連刺倒了數人。
後面計程車卒士氣大振,高喊著殺了上來。
“我日你先人……”有明軍士卒怒罵著加入戰團。
在外圍掃蕩的倭寇見主力戰場吃緊,不斷有小股的倭寇加入進來。
胡俊剛剛打出來的一點優勢瞬間又被抹平,倭寇兩翼則不斷向中間突擊,試圖將明軍徹底包圍吃掉。
胡俊漸漸支撐不住,眼見就要被徹底圍死,這時彭震終於殺到,猛攻倭寇的左翼。
胡俊在重圍中奮力搏殺,忽然感覺左面壓力頓減,這才發現是彭震帶兵殺了過來。
此時他再也支撐不住,緩緩軟倒,用長槍支在地上這才勉強站著。
“大戶侯!保護大戶侯!”是親兵在呼喊著、拼命保護胡俊,避免被倭寇近身。
終於,倭寇見事不可為,如潮水般退走。
彭震也暗道一聲僥倖,意思一下追殺了一陣就退了回來。
只因倭寇極善於使詐,又長於操舟,一擊不成,即行撤退,然後再伺機進犯,攻明軍薄弱之處。
它們往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等明軍調集了大部隊來,它們又跑到別處去肆虐,令明軍十分頭疼。
朱元璋時期起,沿海五省就設立了幾十萬的備倭軍,由此可見倭寇之可恨。
彭震將胡俊救回城中救治,這才發現他的鐵裙甲不知何時已經被刺穿,大腿上被刺了個對穿,露出個大大的口子,鮮血淌下來把他的靴子都已經浸透了。
(貓頭按,鐵裙甲在褲襠處是沒有甲冑的,靠上身的胸甲垂下來擋住一部分大腿)
等到抬回城中,喚來郎中救治時,胡俊已經不省人事。
最後終歸是無力迴天,光榮殉國。
此戰,明軍傷亡三百餘人,陣斬二百餘,俘獲倭十七人,皆送南京。
倭寇在金山衛一帶燒殺搶掠了一陣,擄得百姓五百餘人,退往海上消失不見。
“這是國恥!國恥!”趙輝在兵部拍著茶几道。
堂堂大明,能派出上萬人堪比航母編隊的遠洋艦隊,竟然會被幾千倭寇殺到內陸上,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不過在兵部議事的其餘諸位大人就沒什麼感觸了,他們已經見怪不怪。
兵部尚書方賓幽幽道:“都尉,小心著些,拍壞了桌子,可得花朝廷的錢再買。”
有人道:“皇上已經下敕令,沿海各衛會同守禦,應當不再會出什麼大事。”
趙輝怒道:“那被擄走的百姓呢?被屠殺的我國子民呢?”
又接著道:“我們的水師呢?就這麼忍氣吞聲了?”
那人當即不敢作聲,方賓道:“陛下已經有旨意,‘勿輕出戰,有機可乘亦不可失,務出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