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競買還只是京中的權貴高官,範圍還不算大。第二天,剛好是馬報新一期報紙發行,頭版頭條刊登了名為“新都宅地競買火熱,所剩無幾”的新聞。
如果說權貴們是風向標,那這條新聞就是導火索,那些原本極為反對遷都的官員們坐不住了,紛紛派遣家中信得過的去西皇城根南街上探探情況。
到了下午,競買更是盛況空前,比第一天還多了一倍的人。因為這天拍的是西安門外更加“經濟適用”的地塊,最大不過三四十畝,小的二三畝乃至七分八分的小塊地都有,專門提供給那些中下級官員以及商賈之家的。
這些地方是積慶坊、安富坊、咸宜坊、豐時坊,面積更大,地塊更多,可選餘地也更多,因此綵棚外一度集聚了數千人,最後不得不調來府前右衛維持秩序,這才控制住混亂。(貓頭按,府前右衛在西皇城根北街往北一點,是最近的軍隊)
那些被家裡老爺派去查探的,回頭一報:“了不得了,老爺,人山人海,都搶完了,都擠不進去。”
那些曾經信誓旦旦反對遷都的,如今也只能顛顛地跑去,跟那些人擠來擠去,爭搶那些有限的宅地。
崔宏將每天收來的錢呈報給朱棣,朱棣臉上綻開了笑容,沒想到修新都竟然修出了進項來了。
崔宏躬身道:“不過老奴聽說,御史言官們摩拳擦掌,正準備彈劾趙駙馬。”
朱棣眉毛一挑,問為什麼。
崔宏笑著道:“還不是為了宅地競買的事,那幫子御史言官們買不起,覺得貴了,便遷怒到駙馬頭上,便相約要彈劾趙駙馬。”
朱棣頓了片刻,心念電轉,反對遷都的人裡頭肯定還是有那些高官,只是他們不便出面,便拉一些言官當槍使。
“讓他們上彈章,我倒要看看都是有哪些人。”
朱棣吃了點點心,崔宏給朱棣篩好了一杯巴嶽綠茶,巴嶽茶乃是蜀王府進貢,北宋時便馳名天下。
朱棣喝了口茶,問道:“禮部奏上來太孫妃的人選了麼?”
“有,有,”崔宏從一堆奏章中很快找著了禮部的奏本,躬身遞給朱棣。
朱棣接過,仔細地看了起來。
朱棣把候選秀女的花名冊仔細地看了一遍,覺得沒什麼問題,但在選哪個作太孫妃時犯了難。
“崔宏,你去把這山東兗州胡氏(即胡善祥)、山東濟南孫氏(即孫若微)的畫像拿來給朕瞧瞧。”
禮部有畫好兩人的畫像,朱棣先把這事擱一邊,等崔宏取來了畫像,命兩個小太監雙雙舉著,朱棣兩張畫像對比著看。
朱棣嗤笑一聲,低聲道:“禮部這畫像畫的,除了眉眼嘴不同,臉型都大差不差,怎麼分辨得出高下。”
崔宏咧開嘴笑道:“那是兩位秀女都是一等一的美人,自然是難分伯仲了。”
朱棣轉過頭來,問崔宏:“你可見過她們兩個?”
崔宏笑道:“奴婢這對瞎眼,只認得主人,不認得女人,見過的女人都記不住模樣。”
朱棣有些為難,他這個當爺爺的,召見兩個還沒過門的孫媳婦不太莊重,便問崔宏:“你說這太孫妃該怎麼選比較好?”
“這是皇上家事,奴婢不敢多嘴。”
朱棣擺手道:“恕你無罪便是。”
崔宏便大著膽子道:“奴婢愚見,不如看太孫殿下喜歡誰。”
朱棣冷哼一聲,看了一眼崔宏,崔宏嚇得連忙躬身低頭。
朱棣提筆在奏章上寫了幾個字,扔到一邊,“去吧,命禮部速辦。”
崔宏領命,拿了批覆的奏章躬身往後退,一直退到殿門口,這才轉身出去。走出去老遠,才敢翻開來偷看了一眼,又連忙合上。
端敬宮中,孫若微正在房中修補衣服。
兩個小宮女喜笑顏開地奔進來,笑道:“恭喜孫姐姐、賀喜孫姐姐,您被選為太孫妃啦。”
孫若微霍然站起,喜道:“是麼?”又連忙坐下,整理散亂的髮髻衣裙,“怎麼會,謠言罷了。”
小宮女笑道:“宮裡都傳開了,一會就準有公公來宣旨。”
不多時,太子妃張氏便來了,孫若微等人連忙迎接。
太子妃將孫若微扶起,笑道:“若微真是好福氣,皇上最終點了你為太孫妃。”
這回是太子妃親口所說,那當然錯不了了。
孫若微連忙謝恩,她十歲便進了東宮,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成為朱瞻基的女人,那個將來母儀天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