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
趙輝太激動了以至於忘了很不起眼卻很關鍵的小玩意——瞄準裝置。
於是趙輝又命工匠,分別在銃口上方加準星,在槍托處加照門,這樣大明第一杆火繩槍在火器廠正式定型,內部型號為永樂零號。
永樂零號定型後,趙輝大筆一揮,十分大度的把剩餘的九十兩統統拿出來,凡是完成當月定額的兩支火繩槍後,每多造一杆合格的火繩槍,就賞銀一錢,多勞多得。
工匠們爆發出了極高的工作熱情,要知道之前給兵仗局幹活,雖然理論上一個月只要幹十天,但實際十天干完後,官府還會差遣一些諸如遞解、搬運之類的雜活,總之一個月就幹十天根本想都別想。
不少工匠在十天就完成了兩杆火繩槍的固定任務,然後剩餘日子本該自己出去攬私活掙錢,但卻紛紛留在了火器廠,繼續生產永樂零式火繩槍。
就短短一個月,火器廠的工匠們愣是造出來五百三十杆合格的永樂零式火繩槍。
趙輝取了其中二百杆,喜滋滋地找太子獻寶。
太子見了幾大車的火銃,也是嚇了一跳。
“姑父厲害,這才個把月就造了這麼多火銃!”太子拿起了一把,“咦?怎麼好像還不太一樣。”
太子也是上過戰場的,雖然不多,但對原本那種粗淺笨重的火門槍還是認識的。
趙輝給太子簡單介紹了下新造永樂零式火繩槍,太子聽了頓時大喜過望,急忙問趙輝要火藥與彈丸,“讓我放一銃。”
蹇義不知道從哪裡跳了出來,“太子不可,大內之中不可放銃。”
太子聞言只好怏怏地收手。
這條規定還真有,只因為這時代火銃質量還太差,很容易炸傷人、引發火災。
“那我來找一處校場,我們去那兒試銃。”趙輝提議道,他原本就是帶兵的,哪裡的校場有專門試銃的靶場他門清。
蹇義又跳出來反對:“太子不可,火銃太過危險,萬一傷著了……”
趙輝板起臉道:“老登,就你廢話多,我和我大侄子說話,你別老插嘴行嗎?”
蹇義頓時氣悶不已,論輩分,太子還真他孃的是趙輝的大侄子。
“走大侄子,我們去朝陽門外校場。”